后溪晚步

阴阴芳树暗回堤,路入蒙笼转野溪。
泽雉应媒高复下,林鸦引子曷还啼。
青蒲宛宛全淹水,紫笋斑斑半出泥。
倚杖风前感时节,乱烟斜日一蝉嘶。

作品评述

《后溪晚步》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阴芳树暗回堤,
路入蒙笼转野溪。
泽雉应媒高复下,
林鸦引子曷还啼。
青蒲宛宛全淹水,
紫笋斑斑半出泥。
倚杖风前感时节,
乱烟斜日一蝉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后溪晚间漫步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对时节变迁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首节描绘了一片阴暗的芳树,暗示夜幕降临,人迹罕至的静谧之境。诗人踏上小路,穿过蒙蒙的竹林,转入一条野溪。这一描写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自然之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熟悉和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湿地中的泽雉和林鸦。泽雉是一种野生鸟类,常见于湿地。它们在此时应该是在求偶交配,高高飞起又降落下来,而林鸦则引领着它的子女飞翔。这一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活动和繁衍,传递出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寓意。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青蒲和紫笋。青蒲是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而紫笋则是竹子的嫩芽。青蒲完全淹没在水中,而紫笋则半露出泥土。这种景象既展示了湿地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生命力的萌发。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倚着拐杖,感受着风前的时光流转。乱烟斜日,一只蝉在嘶鸣。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乱烟斜日的景象暗示着日暮途穷,而蝉嘶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长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活动,寄寓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力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的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情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飘然投绂卧云林,一片平生铁石心。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

把酒东南望,关心歙水边。三君同别我,小友不论年。贾虎风行地,王珠月映川。州人亦惊倒,此客定能贤。

山高翳落日,残照欣晚晴。意适策筇杖,意倦眠桃笙。云水喜益近,语话能忘情。书来故人意,相忆应遄征。

苒苒岁月晚,悠悠美人思。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琼枝。哀鸿翅翎短,苦为稻粱縻。原言化为云,长与龙相随。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

外看积翠玉千峰,中有清池月半弓。更拓长堤三十里,剩栽杨柳与芙蓉。

偶就澄溪照幅巾,兰亭遗韵想清真。功名不入山林梦,诗酒犹关老病身。万事只增思鲁叹,百年常媿避秦人。超然聊喜高情在,手挈长条贯细鳞。

下车不识疾呼声,郡政清平教亦行。曹相治齐宾盖老,何侯在楚厚龚生。甘棠通国俱怀惠,遗藁因公得记名。老受一廛无以报,先畴不腆尚堪耕。

游船平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白首路,长亭仄。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商气萧森下紫虚,乱飘松叶覆茅庐。病怀不耐秋多感,习梦还来路已迂。记里怕闻厢上鼓,指南遥忆海边车。断魂查霭谁惊觉,叶落空山响木鱼。

卖菜犹求益,栽桃不厌多。小园两三树,冷淡柰春何。

年少复家贫,悬车去养亲。铜扉沾美命,彩服称閒身。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禁林荣华者,羞见二毛新。

昔在英豀识仇远,忆意别来陵谷变。死生契阔不相知,一十四年如过电。莲花峰下得重逢,老色骎骎惊上面。袖出新吟数百篇,非特清新更奇健。我道风流似谪仙,定知当上金銮殿。爱才未必无明皇,荐闻亦有贺知章。

馆舍幸相近,因风及病身。一官虽隔水,四韵是同人。衰卧朦胧晓,贫居冷落春。少年无不好,莫恨满头尘。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归得茅斋松竹边,看风看雨亦欣然。空檐知与阶何故,须把青苔滴似穿。

近郭丛林邃,山环径转微。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