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题画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ān zhōng chūn guì zhī , shū ěr fēi shuāng mǎ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倏尔:1.迅疾的样子,常形容时间短暂。2.突然、很快的。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鹖冠饭雕胡,分与时人浅。
道存心自玄,岂必泉萝远。
绿水净鸣琴,空林对虚馆。
山中春桂枝,倏尔飞霜满。
寄语青云人,投簪事应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