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不寐寄乐天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
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
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作品评述

《秋夕不寐寄乐天》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
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
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诗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夕夜晚的诗词。诗人刘禹锡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自己无法入眠的心情。洞户紧闭,夜幕垂下,帘幕被卷起,华堂里的秋凉凝聚在簟上,清爽宜人。蜻蜓飞过池塘的倒影,蛩蛩的鸣叫声环绕在阶梯上。枕头旧了解雨将至,高窗报晓天将破晓。诗人远远地向白先生请教,问有谁能够真正领悟这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夕夜晚的安静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诗中的洞户、夜帘、华堂、秋簟等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凉爽的秋夜氛围。诗人利用寥寥几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画面中,使人感受到秋夕夜晚特有的宁静与清新。

诗中的萤火虫和蛩蛩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心中的思绪。蜻蜓飞过池塘的倒影和蛩蛩的鸣叫声,使人们感受到了秋夜的静谧与生机。诗人将自己的心情融入自然之中,使得诗词更具有亲密感和真实感。

最后两句诗中的"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表现了诗人的敏感和细腻。这种与自然的交融,使得诗人能够感知到未来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希冀。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夕夜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体氛围静谧恬静,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蒸鱼燔肉当好羞,北面百拜如有求。愿身长健儿孙好,岁岁此日烧松楸。纸钱灰尽泪不尽,孤也虽在犹拘幽。沄沄金盖山下水,相送直过龙湾头。

举息冥方所,徒称宋地僧。百年应自掷,一饭若为凭。风暖斩山鹊,烟消露石棱。分甘云水共,终日任腾腾。

汉主何时放逐臣,江边几度送归人。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

炼到无心正用功。玉堂深处弄清风。倒颠颠倒结殷红。万派寒泉枯药鼎,一轮明月出圭峰。本来面目赴仙宫。

山河如许但凄凉,恰似新丰太上皇。千古汉高真磊落,片言脱口幸咸阳。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亢阳乃为灾,正坐我德凉。有云辄复散,南箕端{上竹下欺}扬。旧闻江都相,亦有请雨方。星符久未下,天意终眇茫。斋居省愆尤,客至不敢觞。敬开紫函书,要近青黎光。电鞭烦列缺,雷车呼阿香。古人精诚感,六月犹降霜。夜来仅一洗,高泽未渠央。何时来贺我,有约君勿忘。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污河积水困薰蒸,开凿那知不日成。野水尽从檐下过,客舟还傍市中行。江山自昔天然秀,人物从今分外清。本为此邦开眼目,老夫双目亦增明。

二苏当日相思句,故揭名轩意可知。萱草满堂长衎衎,棣华联萼更怡怡。酒倾风雨对床夜,梦到池塘觅句时。最善君家好兄弟,个中真乐本无涯。

世事故前定,冥符今夜圆。诗同人遇合,酒与月俱全。万物自有数,一毫皆系天。人生莫惆怅,对景数招延。

林下虽无忧可销,许由闻说挂空瓢。请君呼取孟光饮,共插花枝煮药苗。

莫愁调鼎事无功臣。

一水曳修带,千山罗峻屏。客怀今古泪,人世短长亭。岁月身将老,功名梦未醒。长卿倦游久,归思满岩扃。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地启岩为洞,天开石作盆。常留今日色,不减故年痕。阴焰潜生海,阳光暗烛坤。定应邻火宅,非独过焦原。龙讶经冬润,莺疑满谷暄。善烹寒食茗,能变早春园。及物功何大,随流

内宫园邃傍斋宫,杨柳堤南翠几重。四面堂虚凌上界,五层塔近压中峰。径连湖水行幽草,廊接风亭卧偃松。邻岸御舟空望幸,深坊长日锁飞龙。

寻常少往还,门静似居山。书为传家秘,琴因国忌闲。坐衙更鹤氅,行乐到禅关。约我休官后。邻居竹树间。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夜来北风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玕。数枝洒落高堂上,败叶萧萧烟景寒。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试,袭取天巧不作难。行看叹息手摩拂,落势夭矫墨未乾。往往尘晦碧纱笼,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伟功。有能蓺事便白首,不免身为老画工。岂如崇德君,学有古人风。挥毫李卫言神笔,弹琴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安得双飞鸿,跨此万里风。下视渺尘土,毋与俗士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