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南池同游诸兄

方池事南郊,胜践又西风。
多稼天连碧,芳莲水映红。
渔歌来席上,鸟影度屏中。
想见垂杨里,诗成又暮钟。

作品评述

《戏呈南池同游诸兄》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众多朋友一同游览南池的欢乐心情,并以此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诗词中的方池位于南郊,此刻正是早晨,朝阳的光辉洒在方池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色。清晨的微风吹拂着方池,稻田中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碧绿的色彩。水中的莲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鲜艳的红色,与碧绿的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人与众多朋友共同游览方池的过程中,不时传来渔歌之声,给人带来愉悦的氛围。同时,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的影子也在屏风上一闪而过,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诗人回想起那垂柳树下的景象,思绪飞扬,不禁唤起了他的创作灵感。然而,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沉,暮色渐深,钟声敲响了傍晚的结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朝代时光的流转。通过描绘方池的景色和描述与朋友的欢乐,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与作者共情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咽红颊。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见《锦绣万花谷》)

龟不挟风雨,曳尾而长年。鸠不知戊己,七子何蹁跹。造物无盈亏,达者观其全。鹿裘行带索,中怀尝坦然。

吾亦爱吾庐,精舍出其右。南山祝吾君,身自乐畎亩。福田非住相,初不藉耕耨。众生睹善法,政合远奔走。谁知在家僧,特未断荤酒。更有一般獃,望南看北斗。

繁华莫叹异升平,到郡初烦露冕行。幕下吏书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声。潮来两渡皆侵岸,日落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烦一到,松间寻我旧题名。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船里犹鸣磬,溪头自曝衣。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料得逢寒住,当禅雪满扉。

一水泻寒玉,数峰罗翠屏。渔樵自来往,不悟落丹青。

四海车书未混同,忧怀都付酒杯中。云雷自昔开屯难,天地于今合泰通。浊酒寒灯招旧友,清江小艇忆诗翁。人生会面真难得,莫遣行装犯晓风。

尚自不与米,何堪大遗金。丁仪为有子,文略是诬亲。

五杂俎,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

余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江风西复东,飘暴忽何穷。初生虚无际,稍起荡漾中。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今朝莫怪沙岸明,昨夜声狂卷成雪。

青松未结茯苓英,杞菊春风亦已生。药物岂能增大数,栽培扶我暮龄行。

不复云軿去自留,却凭飞鹊集中流。

旱天无觅处,晓云此无数。只消一缕飞,亦可作甘露。

溪边竹瘦暮云昏,爱客头陀未掩门。问我年来何所事,袖边朱墨几多痕。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不闻尔言久,因觉我言非。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风雩谁识旧童儿,法令今惟柱后师。刻枣谁书惊荡尽,踏槐遗老叹崩离。堂中授讲亡高座,庑下题名剩续碑。奎壁不存斋舍改,端能为泯少年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