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大夫赴朔方

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
大汉嫖姚入,乌孙部曲随。
高旌天外驻,寒角月中吹。
归到长安第,花应再满枝。

作品评述

诗词:《送常大夫赴朔方》

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
大汉嫖姚入,乌孙部曲随。
高旌天外驻,寒角月中吹。
归到长安第,花应再满枝。

中文译文:
山关目前不再关闭,军队察觉到迁徙的鸟群的消息。
大汉朝使者姚公到嫖城,乌孙王的部队跟随着。
高高的旗帜在天空中停驻,凄冷的角号吹响在月亮中。
回到长安的府第,花朵应再次盛开在枝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法振所作,以送行的方式描述了常大夫前往朔方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描绘山关不再关闭,军队观察到迁徙的鸟群来暗示着常大夫的行程即将开始。大汉朝使者姚公来到嫖城,乌孙王的部队也随之而来,显示了各路势力对于常大夫的重视和护送。高高的旗帜在天空中停驻,凄冷的角号吹响在月亮中,给人一种壮丽激荡的感觉,彰显了常大夫的威仪和气势。最后,诗人描述了常大夫回到长安的府第,预示着他成功地完成使命,花朵应再次在树枝上盛开,象征着他的归来将带来欢乐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景象和祝福送行者成功的寓意,表达了对常大夫的敬意和祝福。同时,诗人以山关、鸟群、大汉、乌孙等形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和共鸣。此外,诗中也展示了唐代壮丽的边关景色与中原繁荣的景象,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边关地区的重要性。

诗词推荐

茅斋人语寂,清坐独巑屼。有兴凭诗遣,无聊把剑看。香残金鸭冷,膏尽玉虫寒。出见庭无月,方知夜色阑。

权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湖波绿如剪,美人照青眼。一夜愁正深,春风为吹浅。

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

巨石如掌平,兀然半青嶂。钦哉昔道人,饲虎兹喦上。

梦中已识雪髯翁,线去丝来信不通。觌面相呈了无得,岩前万窍自号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新晴破积阴,淑气泛行襟。千里山河眼,百年耆旧心。霞飞沧海远,烟入绿村深。学剑江东者,茫茫不可寻。

雪片成孤立,蟾华与共游。从教惊蜀犬,曾是喘吴牛。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遥知明岁稔,携酒上南楼。

平生为物役,年纪积渐老。不省这个意,老得越颠倒。自读二诗来,迷云扫空照。我为谢彭翁,且喜无烦恼。

假馆犹三日,还家甫四旬。昏眸云雾隔,衰鬓雪霜新。尊酒虽慵近,囊诗却未贫。但愁门有客,流汗强冠巾。

醉来玉树倚风前。兴吟鞭。指青帘。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寻欢端合趁芳年。对昆鸟弦。且陶然。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积阴解尽可信眉,梵宇仍容款扣扉。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杯行客恶思传令,劫急棋争看解围。招隐不知谁好事,为寻幽处著渔矶。

车水池边句尚新,重来手帖更精神。知他的赴何方约,一去茫茫不告人。

寄兴逃吾病,吟诗老此生。风高鸿雁起,晴久鹁鸠鸣。野树辞秋落,溪云带雨行。晚凉便懒坐,移傍竹阴清。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雪花满衣香欲融,王孙白马金蟠胸。山南山北晚霞红,须臾直下明珠宫。一样越罗天水碧,乱插宝花长一尺。王孙大醉信船流,船尾船头自吹笛。

阮籍摩挲青眼旧,邹阳感慨白头新。

诗家事业可怜生,骨朽人间有集行。锻炼鬼犹惊险语,折磨天亦妒虚名。长骑驴背嫌肩耸,欲拔鲸牙恨力轻。吟得擅场成底事,不如黄策挹浮荣。

春阳染柳条,春风落花片。化工本无心,谁与催漏箭?俯仰财几时,梁间有雏燕。人亦随物迁,苍然镜中面。要当心铁石,先登酣百战。我岂儿女哉,秋风感团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