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八日重游灵应奉简席炼师

昔年避乱久相依,今日重来却似归。
客意欲随春北去,雁声犹带雪南飞。
已多中国栖荆棘,不独阳山死蕨薇。
倘向赤松方外住,愿陪鹤从莫相违。

作品评述

《二月八日重游灵应奉简席炼师》是明代陈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年避乱久相依,
今日重来却似归。
客意欲随春北去,
雁声犹带雪南飞。
已多中国栖荆棘,
不独阳山死蕨薇。
倘向赤松方外住,
愿陪鹤从莫相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陈则重游灵应奉简席炼师的情景和心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遭遇乱离之后,如今重返灵应,却感觉宛如归所。他渴望随着春天的到来北去,而南飞的雁声仍然带有冰雪的气息。他已经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就像那些在中国境内栖息的荆棘一样,而不仅仅是在阳山那片已经凋零的蕨薇之中。如果能在赤松之外找到一个居所,他愿意陪伴着鹤一起生活,不再分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期许。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曾经历过动荡和苦难,但如今他重返灵应,感觉自己回到了家乡。他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随着春风北去,远离寒冷的南方。诗中雁声犹带雪南飞,用寥寥数语展现了北归的渴望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中国栖荆棘来比喻自己经历过的困苦和艰难,表达了自己不仅仅是在阳山那片凋零的蕨薇之中,而是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感受到了磨难。他希望能够在赤松之外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与自然和谐共处,与鹤为伴,不再分离。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经苦难的人们的关怀和同情。通过对过往和现在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推荐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诗酒论交几岁寒,更无我辈瓮虀酸。剧谈公每掀髯笑,伟干人皆仰面看。纵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暂作甲科官。祖风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难。

吾家兄弟笃天伦,晚景怡怡仅两人。门户相依杏阴旧,藩篱不隔棣华春。难逢燕夜如今日,回愧鳞年以次身。造物倘容顽健在,愿为老栎伴庄椿。

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日高深院晚莺啼。堪恨风流成薄幸。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

竹垣向里辟新池,径曲门迂去每迟。鸟弄落花人未到,鱼吹新荇月先知。天边客梦何时醒,江上归舟此日移。唤起巢由作宾主,不知身在帝尧时。

袖里之书辱见捐,细看知是我行年。家徒四壁将何赠,乞与两诗赊卦钱。

江汉云鸿遇,星霜电骥驰。同朝更同幕,相好更相规。肯托贤郎人,追伤益友谁。哀辞千里寄,相者为歌之。

先生风骨天与清,孤松野鹤何瘦生。胸中落落笥五经,大篇短章笔纵横。壮年文场诸老惊,俯仰世故双鬓星。万事不理诗自鸣,笑视轩冕秋豪轻。市者争利朝争名,著脚往往遭讥评。先生四五官神京,又复归去鸿冥冥。台家急贤理不应,况复寮旧离觞倾。先生自喜得此行,禄粟可已啼号声。

昔建经离乱,烦公出拊循。鲁宫恢故宇,蔡卒即吾人。薏苡何伤我,甘棠尚在民。悲哉元日招,当宁记名臣。

二月草堪爱,一番芳意还。远迷天泱泱,低隐雉斑斑。细雨鲜原润,东风古道閒。王孙归定否,持问桂枝山。

秋光明媚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可记前年宝藏寺,西山暮雨怨吴郎。

紫帽之峰兮高且巍,白云一片兮空依依。我有兄兮在海湄,三月不见兮使我心悲。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霜堕群林空,一啸千岩静。耿耿殊有情,劳生发深省。抱子攀危条,清兴在高远。一点钟爱心,业风吹不断。

若论此事,何必多言。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离娄行处浪滔天。

春山如春草,春来无不好,况是香炉峰,百叠烟屏围五老。嘤嘤历历谷鸟哀,朱朱粉粉山花开,芙蓉削山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李白雄豪绝妙诗,同与徐凝传不朽。明日移舟过洞庭,兰花斑竹远沙汀,摩挲老子双愁眼,细看君山一点青。

院静槐阴似水,雨余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万骑巡游遍,千帆破浪轻。射蛟江水赤,教战越人惊。山转楼船影,岸催连弩声。祈招无为赋,酣寝尽平生。〈浦上积水,相传汉武教楼船于此。〉

才入禅林便懒还,众峰深壑共孱颜。楼台冷簇云萝外,钟磬晴敲水石间。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枝肩倚老僧闲。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