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侍者游方

索索青鞋蹈晓霜,逢人屈指问诸方。
有无探讨归来日,粪火堆边话短长。

作品评述

《无补侍者游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愚。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补侍者游方
无补:没有帮助;侍者:指僧侣;游方:四处游历

索索青鞋蹈晓霜,
索索:踏着细微声响;青鞋:僧侣所穿的鞋;蹈:踏;晓霜:早晨的霜。

逢人屈指问诸方。
逢人:遇见人;屈指:弯曲手指;问:询问;诸方:各个方面。

有无探讨归来日,
有无:有没有;探讨:探寻;归来:回来;日:时日。

粪火堆边话短长。
粪火:指庙宇中的火堆;堆边:在火堆旁边;话短长:言谈的长短。

译文:
踏着细微的声响,穿着青鞋跨过早晨的霜,
遇见人便弯曲手指询问各个方面。
有无探寻回来的时日,
在庙宇的火堆旁边谈论着长短。

诗意和赏析:
《无补侍者游方》描绘了一位游方僧侣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中的僧侣穿着青鞋,行走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象征着他在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中的孤独与苦行。他遇见行人时,屈指思考并询问各个方面,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事物和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诗的后两句让人深思。作者通过探讨“有无”来寻找归来的时日,可能指的是僧侣在修行中对得失和生死的思考。最后一句描述了僧侣在庙宇的火堆旁边,和其他人一起探讨短暂的人生和无常的世事,这种对话可能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僧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对人生和世间万象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越和对内心真实的探索,展示了佛教文化中对禅修和智慧的追求。

诗词推荐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清江与我共天涯,若到沧溟始是家。晓渡换舟惊宿雁,暮林系马散栖鸦。山童老木才余骨,潮落寒汀半露沙,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芦花。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石磴缘苍苍,负薪下层峭。歌声相应发,山木闪残照。近惊幽谷响,远答清猿啸。欸乃江上音,烟波岂同调。

江边依旧钓舟横,万事何曾有一成?空忆庐山风雨夜,自吹小灶煮蔓菁。

缘甚修持,风仙钓出侵云构。灵苗秀。斡运真母。非是调羹手。小过谁无,语失当缄口。班行后。怎生依旧。除是随风走。

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至家荣。玄猿放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肯因冷澹怨年芳,霜满寒林月满塘。至白世间惟玉雪,不如伊处为无香。

彤闱晓辟万鞍回,玉辂春游薄晚开。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二年古陵阳,解后颍川霸。薰然君子风,卧致此邦化。公庭散凫鹜,文字杂休假。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谢。客来饮以醇,味语兼脍炙。长风起百围,微日下三舍。高秋搅羁怀,游了念归驾。身名两将隐,马俟

瑶台归去鹤空还,一曲霓裳落世间。秋雨几番黄叶落,朝云应欠到香山。

意衰难自力,扶路便思还。强逐萧骚水,遥看惨淡山。行寻香草遍,归漾晚云间。西崦分明见,幽人不可攀。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三十年不识个一字,元来却是枚丁。

不识康庐真刺史,可怜德佑假平章。木绵老鬼死遗臭,万古秋崖姓字香。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好风入修篁,槁叶舞而堕。断续一蛩吟,高下双蝶过。冻樾午阴圆,静极成痴坐。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蒲团软易暖,因来百骸惰。四傍无人声,谁惊短梦破。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流年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狼籍落花春不老,竹鸡滂处雨声多。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