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永叔书事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作品评述

《呈永叔书事》是宋代文官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官位晋升的喜悦和感慨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永叔书事

诏书初捧下西厢,
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
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
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
最荣今日预东堂。

译文:
奉上永叔书事

诏书初次送至西阁,
重重障碍催促把夜钥。
绿色绣珥貂裘留下,
紫色衣袍摆开拜宸香。

纸卷犹如疾雨收声急促,
笔法仿佛飞泉落势悠长。
十五年前出门谒官府,
如今最为光荣预东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王珪收到官方诏书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晋升官职的喜悦和感慨之情。诗的开头描述了诏书初次送到作者的书房,但是由于重重障碍和时间的紧迫,使得官职的晋升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接着,作者以华丽的描写手法,描述了宝贵的绿色绣珥貂裘和紫色衣袍,以及在官方的命令下摆开的拜宸香的场景。

在描写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他将纸卷比作骤雨,形容其快速而急促的收起声音;而笔法则被比作飞泉,形容其下落的势头长远而悠长。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从出门下开始的十五年时间,经历了种种辛苦和努力,如今终于取得了在东堂预受官职的最高荣誉。这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成就感和对自己辛勤努力的肯定。

整首诗词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喜悦和对晋升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宋代士人追求官职和功名的心态。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四明开奥壤,三秀发灵芝。舅盖殊形耸,无根瑞气滋,晨敷台岭异,日茂下房奇。善气方回复,充图献玉墀。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黛眉愁。

绝顶仙人富宝熏,水沉山子不论斤。堆从平地到天半,并作清香一炷焚。烟绕翠鬟苍玉佩,身披白縠素罗裙。更将万斛蔷薇露,洒作桑麻万顷云。

轩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如何天夺尽,真率社中人。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郭外三千亩。欲以贸朝饘。繁蔬既绮布。密菓亦星悬。

秋入披香玉露浓,晚妆初罢凤楼钟。恃恩醉却昭阳酒,误把红绳戏睡龙。

吏中习隐好跻攀,不扰疲人便自闲。闻说殷勤海阳事,令人转忆舜祠山。

地收楚蜀西南水,天与江湖旦暮风。可笑祖龙游不得,欲於何处访蓬莱。

船下惊滩浪政喧,花汀水退走沙痕。一峰忽自云端出,只见孤尖不见根。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云孙几叶忆高皇,社土千秋表旧疆。周礼未应俱在鲁,汉臣今已半游梁。花垂右墄春常满,客散西园夜未央。八斗向来求自试,书成字字挟风霜。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ce子供。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无那客愁翻作乐,寻常闭目暂时开。沉沉月向波心出,渺渺人从天际来。莫道一山无积雪,谁家千树落寒梅。洛阳故旧吾怜汝,愁绝终朝泥酒杯。

楼上歌呼倒接*。楼前分手却相携。雨前雨后花枝减,州北州南酒价低。怜木雁,笑醯鸡。鹤长凫短几时齐。醒来门外三竿日,卧听春泥过马

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

祀灶令人富,相传阴子方。安知田至孝,非在荐黄羊。

此君素以直节名,延风揖月标韵清。何人心匠出天巧,缕析毫分匀且轻。居然束缚复其始,即墨纡朱封管城。世门官爵岂必计,且幸一家同汗青。

监本祖庭花东西争擢秀。一等放清香,不分新与旧。枝枝叶叶,陡顿精神,妆点芝园劫外春。

殿阁犹如许,兵戈岂不无。终然香火在,直与子孙俱。绪德垂千古,全功保一隅。唐陵已烟草,谁作降神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