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

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作品评述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赵括痴儿漫喜兵,
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
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
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
且徇区区月旦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某与鲜于绰元勋的共同约定,一起学习制科(科举考试的一种)。诗中表达了对军事的痴迷和对将来战争的预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自己能够参与月旦评(科举考试中的一项)的自豪感。

诗中的"赵括痴儿"指的是赵括,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痴儿,但对军事非常着迷。"漫喜兵"表达了他对军队的狂热喜爱。"他年自料困长平"意味着作者预测到将来会有战争,而自己也将参与其中。"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表明每个将军都有成千上万的敌人,普通士兵很难在战场上脱颖而出。

"卢骆杨王何足算"指的是卢植、骆阳、杨望和王异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句话暗示了他们的事迹虽然伟大,但在战争中并不能被完全计算在内。"江黄六蓼岂劳征"是对江淮地区的六蓼人的称赞,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不需要额外征召。

最后两句"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自豪感。尽管自己不能与那些英雄相提并论,但仍然愿意竭尽全力参加科举考试,为国家作出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对军事和英雄主题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预测和对自己能够参与科举考试的自豪感。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文化内涵和意境。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寒眼痛少心情,隔雾看人夜里行。年少往来常不住,墙西冻地马蹄声。

岁暮柯山客,端居欲滞淫。空山唯古木,短日更层阴。水国风霜晚,幽人井硙深。年饥无贷粟,冬暖有残砧。静枕闻鸣雁,开门对远林。乌宾朝日上,鸡送曙河沉。今古竟一致,乾坤固有心。悲歌激壮气,未觉鬓霜侵。

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唐家甲乙尊门族,谁有流传直到今。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曾经竹巷醉双玉,尽出绽绫诺百金。湖海半生今见子,摩挲未负老侵寻。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奇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难犬。老妻稚子具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隣。隣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苹红蓼照晴晖。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春山临远壑,水木自幽清。夙昔怀微尚,兹焉一放情。云间听弄鸟,烟上摘初英。地僻方无闷,逾知道思精。

吴头楚尾祗咫尺,斗盛牛明直古今。

小蕊频频包碎绮,嫩红日日醉朝霞。气温已是如三月,更向亭前堆落花。

而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惜别上扁舟。望穷江际楼。蛮笺封了发。为忆人如雪。离恨写教看。休令盟约寒。

共入夕阳寺,因窥甘露门。 ——升上人清香惹苔藓,忍草杂兰荪。 ——郑符捷偈飞钳答,新诗倚仗论。 ——段成式坏幡标古刹,圣画焕崇垣。 ——张希复岂慕穿笼鸟,难防在牖猿。 ——段成式一音唯一性,三语更三幡。 ——张希复

鬓丝萧散忙蚕月,笑靥匀停喜麦秋。落照已斜犹曝茧,故人未渡莫横舟。屋欹云影长年见,枕压豀声半夜流。料得此生无好梦,却胜终日有閒愁。

绿林清旦正朝饥,岂计行人瘦与肥。为感在原哀叫切,鶺鴒休报听双飞。

水痕落尽见晴沙,步入湖阴处士家。梅一两花春尚小,雁三五字日初斜。百年耆旧多思洛,五夜精魂半梦华。珍重瑶琴莫轻拂,西风江上沸芦笳。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读书患脉络,如海东赴洋。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贫又少甘脆,而君甘秕糠。晨兴乌鹊先,夕憩星宿张。上言体金玉,时节登虞唐。下言复家世,努力事文章。琐细及儿女,骨肉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谁将石黛染春潮,复捻黄金作柳条。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久雨群蛙日夜号,乐哉霁色满江郊。草书已悟屋漏壁,诗句免悲风卷茆。唤妇晴鸠鸣废圃,归林栖鹘补危巢。泥乾我亦思来客,未暇移书广绝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