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画枯木怪石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作品评述

《西轩画枯木怪石》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敞开西轩屏风,
苍桂古朴依霜轮。
兔顾奔逃蟾蜍忙,
石蹲河汉卷海痕。
牵牛栖息倚桂根,
四邻被清风吹拂纷。
东坡的妙思传后世,
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堪称奇珍宝,
不受尘埃之影响。
读书的老人眼病昏,
一看落笔精神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创作的景象。他打开屏风,白云从中敞开,映衬着苍桂树,桂树仿佛依附在霜轮上,呈现出古朴的美感。兔子忙着觅食,蟾蜍也在忙碌地跳跃,河汉似乎在卷动海浪。牵牛栖息在桂树下,靠着桂树的根部。清风吹拂四邻,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氛围。苏辙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心境,他仿佛传承了东坡(苏轼)的灵感,像追随前人一样创作诗词。诗人称赞了自己的笔墨技艺,将其比作奇珍宝物,不受尘埃的污染而保持独特的价值。即使老年读书时眼睛昏花,但一旦拿起笔落笔写作,精神焕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轩画室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苏辙的创作心境和艺术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云、苍桂、兔子、蟾蜍等,以及河汉、海石等景物,展现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牵牛栖息在桂树下和清风吹拂四邻的描写,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仿佛追随前人创作,但实际上他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坚持和激情,即使身体老朽,但在创作时仍能焕发出精神和活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创作心境相结合,传递出对艺术追求和创作激情的表达。它展示了苏辙的艺术才华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自信和对艺术的坚持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苏辙这首诗词《西轩画枯木怪石》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轩素屏开白云,
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
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
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
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
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
一看落笔生精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的景象。他打开了素屏,白云从中敞开,映衬着苍桂树,桂树仿佛依附在霜轮上,呈现出古老的美感。兔子注意到了,蟾蜍也急忙跳跃,河汉似乎在卷动海浪,机石则蹲在水中。牵牛自己驮着东西,靠在桂树的根部,清风飒然地吹拂四周。东坡的妙思传给了子孙后代,作诗仿佛在追随前人。这里的笔墨被形容为奇珍宝物,沉浸其中不受泥尘的侵蚀。即使老人读书时眼睛昏花,一看到落笔就焕发出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的创作景象。他打开屏风,白云从中敞开,苍桂树依附在霜轮上,展示了一幅古老而美丽的画面。诗中出现了兔子、蟾蜍、河汉、机石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感受。牵牛自己驮着东西,倚靠在桂树下,清风吹拂着四周,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氛围。诗人表示自己仿佛在追随苏轼等前人的创作风格,但实际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称赞自己的笔墨堪称奇珍宝物,被珍藏起来不受泥尘的侵蚀。即使老年读书时眼睛昏花,一旦开始写作就焕发出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创作心境相结合,传递出对艺术追求和创作激情的表达。它展示了苏辙的艺术才华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自信和对艺术的坚持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苏辙在创作中的一次精彩展示。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_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风餍雨足,也解为花地。收拾浮云放新霁。爱调亭小翠,点滴猩红,新妆了,妃子朝来睡起。遥知春有主,整顿欢娱,兴在新亭锦围底。便选歌燕赵,授简邹枚,须记作他日,城山盛事。笑东君不用管杨花,任飞去天涯,在东风里。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道丧亦久矣,无言

江南三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尊。却占东君一半春。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赴省鸡栖后,看山立马时。夕烟澹秋水,寒鹊附空枝。拙宦头堪白,乡心梦独知。犹闻歌雅调,不似越声悲。

日落溪南生暮烟,幅巾萧散立桥边。听残赛庙冬冬鼓,数尽归村只只船。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

皇家礼赤帝,谬获司风域。致斋紫盖下,宿设祝融侧。鸣涧惊宵寐,清猿递时刻。澡洁事夙兴,簪佩思尽饰。危坛象岳趾,秘殿翘翚翼。登拜不遑愿,酌献皆累息。赞道仪匪繁,祝史词甚直。忽觉心魂悸,如有精灵逼。漠漠云气生,森森杉柏黑。风吹虚箫韵,露洗寒玉色。寂寞有至公,馨香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屋边尚有斜阳在,更看山人一局棋。

忆共朱夫子,登临冰雪中。剧谈无俗调,得句有新功。别去雁横浦,重来月满空。遥怜今夕意,清梦傥相同。

予登五老峰,其下盖有山房焉。缭阁层廊,疏松秀篁,泉璆夜鸣,谷绣晨张。公方读书其间,盖已会此趣于胸中之藏。然则摛墨池之华,撷彩笔之芳,发其绪余,书尺七襄,固知其自然云锦之章也。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游戏一橘中,自谓有足乐。何如在商山,笑傲视寥廊。

一入雁苍山,山苍雁落湾。石螀鸣杼下,沙鸟宿窗间。吾子动多悔,老夫今稍闲。密云疏雨里,心事极相关。

豫游欣胜地,皇泽乃先天。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稼穑良所重,方复悦丰年。

破梦闻金鼓,关心望玉绳。只知时候别,不觉夜寒增。冻雨成飞雪,长河走大陵。客情无可奈,却借驿楼登。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万里溟蒙起战埃,翩翩勒马出金台。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

肃肃清廟,昭事祖祢。粢盛苾芬,四海来祭。皇灵格思,令容有睟。降福孔偕,以克永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