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

作品评述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

中文译文:

别颍川司仓李万

故人早年就拥有雄图天下的雄心壮志,谁曾想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回想起当年你高视阔步的时光,怎会想到现如今屈从于琐碎之事。
但要知道,投身于政治都是空虚的,每天繁忙地处理文书文件却总有闲余。
在槐树的阴暗下,你匆匆忙忙地为小吏办事,享受着莲花香和陂塘中的美味鲈鱼。
当在客人里相逢,我们言谈深入,不禁让我惋惜如何分别于此。
白云朝西边飘去,催促着你离开我的思念,而颍水却像慢慢流淌的分离之情。
落日时分,你驱车离去,我含泪挥手,背向城门。
我已经懊悔这个良辰美景与此分别,更让人愁苦的是秋天的草木凋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颍川留别司仓李万》,描写了与故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留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人的不舍和愁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政治的失望。

诗中通过对故人过去的抱负和如今屈从于琐碎之事的对比,以及对投身政治的空虚和琐碎办事的描写,表达了对政治的痛惜和对故人命运的关切。

诗中运用了富有感情的词语和生动的描写,如“颍水东流是别心”、“含情挥手背城闉”,给人一种悲凉和离别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物质享受,如“白云西上催归念”,“荷香陂水脍鲈鱼”,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政治的无奈之情。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嫩日轻云淡沱天,扑灯过後卖花前。便从水阁杭湖去,卷起朱帘上画船。

忧国忧民

于皇圣考,克配上帝。永言孝思,昭证嘉币。

忧国忧民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忧国忧民

海风吹雨过梅黄,丛竹留阴借晚凉。更欲从君谈妙理,凫鷖能短鹤能长。

忧国忧民

会前南山青,舍后北山绿。扪萝陟其巅,策杖绕其足。中间奇绝处,青里见心腹。登临岂不佳,老境日以蹙。谁知怪石供,能坐我郊牧。政应索幽遐,何惮越川渎。嵚崎庾岭南,美者色苍玉。赏音无东坡,尤物多跧伏。今年致书求,屡以可否卜。故人为遣送,健步远相逐。虽非古仇池,要是

忧国忧民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忧国忧民

雁宇苍寒,蛩疏翠冷,又是凄凉时候。小揭珠帘,夜润唾花罗皱。饶晓鹭、独立衰荷,逆归燕、尚栖残柳。想黄花,羞涩东篱,断无新句到重九。孤檠清梦易觉,肠断唐宫旧曲,声迷官漏。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烟槛外、催落梧桐,带西风、乱捎鸳甃。记画檐,灯影沈沈,共裁春夜韭。

忧国忧民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李令从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李令从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 ——皎然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 ——皎然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 ——李令从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 ——李令从撩

忧国忧民

微凉生袂一登楼,落照归鸦点点愁。谁似孤云独无事,随风直到海西头。

忧国忧民

正中偏,宝殿烟笼月色前。井底燃灯天未晓,暗中夜辨往为源。

忧国忧民

秋律盪华序,浓云生夕阴。群芳伴雨泣,百竅随风吟。衰萤灭遥径,倦翼翔故林。暗隙湿已逗,孤灯青欲沈。愁人此遥夜,万虑集幽衿。欢绪未盈尺,忧端已越寻。借问所以然,出处谬素心。家世本丘壑,才具非璆琳。灵根夙已殒,野服良所钦。搴芝幽涧畔,擉鳖故溪浔。歘尔滥官牒,今焉

忧国忧民

碧纱影弄东风晓。一夜海棠开了。枝上数声啼鸟。妆点愁多少。妒云恨雨腰支袅。眉黛不忺重扫。薄幸不来春老。羞带宜男草。

忧国忧民

慢藏已重阿琳忧,君道平时况未优。冀北羊肠各亡社,浪言建业胜荆州。

忧国忧民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忧国忧民

步入青松裹,迢迢一径通。渐分华藏界,深隐法王官。道与神仙别,人非世俗同。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风。

忧国忧民

三洞相连等贯珠,高秋登览兴何如。安得□借世人□,仙境宁嫌释氏居。□甚□宜深避□,□然剩喜共逃虚。重游未必欢□□,石上聊得岁月书。

忧国忧民

自昔周人俗,贪庸巧治生。千金不冠带,一饮起纷争。佩犊攻攘敓,通书为姓名。二南分陕化,寂寞久无声。

忧国忧民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忧国忧民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

忧国忧民

团团硕果自流黄,罗汉芳名托上方。寄语山僧留待客,多些滋味煮成汤。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