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重阳酒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
父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余,此味恐无有。

作品评述

《酿重阳酒》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前隔年曲,
瓮里重阳酒,
适从台无馈,
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
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
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
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
涓涓报初溜,
轻巾漉糟脚,
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
但约邻人父。
父理正艰难,
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余,
此味恐无有。

诗意和赏析:
《酿重阳酒》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词。诗中通过描写酿制重阳酒的场景和表达对节日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风前的岁月更迭,通过"风前隔年曲"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接着,他提到了"瓮里重阳酒",暗示着他在家中准备酿制重阳酒,以迎接节日。

然而,作者却感叹自己并没有从台上得到酒的奉赐,因此只能自行品尝。他喝了几口酒,却没有使他的口渴得到满足,这种表达既体现了作者对酒的珍贵,又折射出他内心对节日氛围的渴望。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日子已经渐渐逼近重阳节,作者为了迎接节日,忙碌地收拾家务。他仰望天空,看到露水已经凝结成霜,而庭院中的菊花也开始盛开,预示着重阳节的到来。

诗中还提到了炉火仍然旺盛,但是未能多次烘烤酿制重阳酒的竹篰。这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酒的存量不足以迎接将来的重阳节。

诗中出现了唧唧的候鸟鸣叫声,以及涓涓的溪水声,这些声音报告着初秋的到来。轻巾被用来过滤酿造酒的酒糟,而寒泉中的罂缶则被用来保存酒,这些细节描绘了酿酒的过程。

最后,作者希望有人能够与他一同分享这个重阳节,但只能邀请到邻居的父亲。而父亲因为生活困难,他们只能一起饮酒,陶醉于节日的气氛中。作者感慨万分,意识到时光流转,未来的重阳节可能不再有这样的美好。

整首诗以描绘重阳节的酿酒过程为线索,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词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天的霜、菊花等,增添了诗的意境和节日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重阳节酿酒、准备和庆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时光流逝的无常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月到君山酒半醒,朗吟疑有水仙听。无人识我真闲事,赢得高秋看洞庭。

鸣蛙千鼓吹,修竹万琅玕。日下欲归去,豀光生晚寒。

做修持。应不在、端坐子午双时。铅汞自然要结,只用真慈。捷中玄迳,谁会得、独我怡怡。密妙放、闲闲坦荡,微细推移。渐令灵曜吐奇。变霞彩、光艳还照相随。盖缘昔堪宜。白云深处,元正是、地肺明师。便许共、丹霄直上,同处无为。

心潜天地笑藏春,月佩云衿绝一尘。前世率陀天上客,今生大宋国中身。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画桨谁家载妓过,倚阑窃听欢闻歌,盈盈无奈荡舟何。酒船归后溪声静,斜月窥河升半岭,照见双栖梁燕影。

迁客犹未老,圣朝今复归。一从襄阳住,几度梨花飞。世事了可见,怜君人亦稀。相逢贪醉卧,未得作春衣。

望君不见复何情,野草闲云处处生。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不应双睫。看尽人间花与雪。曾是当时。一朵红云拥日飞。如今正好。万绿千红深处坐。也使春工。唤作天池五月风。

莫笑龟堂陋,生涯实有余。春寒拥重褐,晨饭富藏蔬。薄技雕虫尔,虚名画饼如。儿时论语在,敢负此心初。

寻僧同踏雪,握手上钟楼。初下寒飘屑,才浓风辊球。水波糊纸阖,春乳泛茶瓯。片片看来好,庞公有话头。

旧闻有欲常难足,今日纵饱旋复饥。蚁穴梦浓方大妄,渭城歌断正全痴。栽梅岂必万株好,种竹何须千亩为。想见午窗无欠剩,数杯家酿一枰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自鸱夷去后,狂澜未息,从此压,潮头倒。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

宣城花叠嶂,楼前族绮霞。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

山花野草一荒丘,云里骄奢旧迹留。珠翠管弦人不见,上头麋鹿至今游。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正月寒威渐渐回。灵花九叶向东开。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