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啼索饭

饱暖君恩岂不知,小儿穷惯只长饥。
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炊粱欲熟时。

作品评述

《儿啼索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饱暖君恩岂不知,
小儿穷惯只长饥。
朝朝听得儿啼处,
正是炊粱欲熟时。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儿童贫困的关注。诗中的“饱暖君恩岂不知”意味着作者对君主的恩德心怀感激,但也暗示了君主可能不了解贫困的真实情况。接着,“小儿穷惯只长饥”揭示了儿童贫困的现实,他们习惯了长期的饥饿。

在第二句中,“朝朝听得儿啼处”表明作者每天都能听到儿童的哭声,这是对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最后一句“正是炊粱欲熟时”则暗示了即将到来的一丝希望,炊粮即将煮熟,意味着即将解决饥饿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儿童贫困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它呼吁人们关注贫困儿童的困境,同时也传递了一丝希望和改变的可能性。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杨万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道主义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一花两花春信回,南枝北枝风日催。烂熳却愁零落近,丁宁且莫十分开。

妙龄徒手掇科名,发轫风云九万程。捷径何妨聊决起,通途自分且徐行。

水鸟飞来一问津,璧宫珠塔便红尘。开基古佛留遗像,直日奇峰列众宾。芋火拥残知永夜,霜钟递起向初晨。川徒渺渺驱尘驾,回首林前愧野人。

百亩清阴十万竿,一溪流水四围山。太平无用经纶者,乞与闲身向此闲。

好山谁定识真形,着白山人眼最亲。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穹崇千尺压群峦,终日登临兴未阑。佳趣清幽尘自涤,升天犹有许君坛。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昔向率山别,离愁尚故乡。今来嵊亭聚,纵乐是殊方。新草偷江绿,垂阳配酒黄。子仍先我去,留滞奈耕桑。

夜半山雨来,梦觉还复息。寥寥檐溜空,时闻断续滴。

道人诗思前溪水,流出山来亦自清。谩寄凤凰台畔雪,不妨竹里润琴声。

拾骨当炊薪,淘尸作泉窟。平野不见人,寒云雁飞没。悄悄横吹悲,《梅花》为谁发?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那。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宝歌。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必共玄都奈,花开不记年。

月窟仙人冷淡妆,鹅黄衫子翠罗裳。虽无妖艳夸尘俗,别是人家一种香。

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斯文在昔豹窥管,吾力不量虻负山。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求方得几多閒。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

几片萧疏叶,霜容点碧岚。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龛。白水成佳供,清香佐野谈。莫辞归路杳,皓月挂溪南。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