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祝廷华的《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qù jì sān bǎi nián , shù zuò jiān wú c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述作:《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指著作,作品。
阒寂:寂静无声。
祝廷华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原诗
阒寂三百年,述作肩吾曹。
扬风与扢雅,江上多诗豪。
长者固耆硕,少者亦英髦。
逵鸿息群翼,野鹤鸣九皋。
煊染疾风雨,叱咤驱波涛。
典丽拟汉魏,高古追风骚。
赠缟必联纻,报李先投桃。
时或飞羽觞,乐趣常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