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作品评述

《调笑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江上渔父的情景。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
穿着青色的斗篷和黄色的箬裙,
带着红酒和白鱼归家。
当归家时,夜幕降临,
一声长笛从何处传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在江上的情景,展示了宋代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诗中渔父穿着青色斗篷和黄色箬裙,乘着微风和细雨,划船出海捕鱼。他在傍晚时分带着捕到的白鱼和红酒归家。然而,当他归家时,夜幕降临,一声孤寂的长笛声从何处传来,给人留下一种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渔父的生活。青蓑和黄箬裙是江南渔民的传统服饰,通过描述渔父的着装,诗人为读者勾勒出江上渔父的形象。微风细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江水上的宁静和恬淡,归暮时分的描写则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句"长笛一声何处"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长笛的声音寥寥无几,从何处传来,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长笛声的来源,或是想象渔父归家后与家人的相聚,或是想象渔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渔父的生活,同时在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想象。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宋词

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刲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我昔官称劝农使,年年来激西江水。成都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款门得得酹清尊,椒浆桂酒删膻荤。妄欲一语神岂闻?更愿爱羊如爱人

宋词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宋词

绿侵小径蟆衣草,青络疏篱鬼带藤。未暇开编寻本草,且将名品问山僧。

宋词

江梅去去木犀晚,萓草石榴剌人眼。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朝来无热夜凉甚,急遣山童问花信。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

宋词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宋词

伯劳飞迟燕飞疾,垂杨绽金花笑日。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黄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莲质。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宋词

去去南迁客,远送黄金台。长江腊月春正来,绿冰片片迎船开。问君无事莲花府,一日看山定几回。

宋词

人生百岁未易满,我已五十仍加三。异县长怜九月九,故园远在南山南。绿尊青眼旧相得,黄菊白头还好簪。明晨汝辈早同出,脚力跻攀吾尚堪。

宋词

骊驹歌载道,肯为簿书留?顾我衰迟质,不禁离别愁。江花缘客兴,春水便归舟。兹去青云远,音书可寄不?

宋词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

宋词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宋词

驶雨更冷风,长松十里中。欲吟吟不尽,将语语谁同。赋鵩人安在,骖羸我欲穷。枕流还泊泊,幽梦恐难通。

宋词

幽径断行踪,浮图对远峰。结冰坚碧沼,凝雪老青松。双树下开讲,千灯中现容。天空雨花遍,门有白云封。

宋词

秋风已飒梧犹碧,宿雨才收稗亦花。天着工夫供醉眼,东邻有酒不堪赊。

宋词

衮衣不是未教归,不合威名满四夷。天与中兴开日月,帝分万乘半旌旗。春生锦绣山河早,秋到江淮草木迟。卧护北门期月尔,却专堂印凤凰池。

宋词

扬州书记鬓苍苍,每向春归欲断肠。剩欲典衣酤酒饮,风流无复少年狂。

宋词

一别江潭月几圆,相怜人面不如前。依稀旧日芳菲在,秋雨梧桐十二年。

宋词

海兔上天星斗稀,满身清影立多时。望中欲倩姮娥手,掷下秋香一两枝。

宋词

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