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郑傪妓

相公经文复经武,常侍好今兼好古。
昔人曾闻阿武婆,今日亲见阿婆舞。

作品评述

嘲郑傪妓(Cháo Zhèng ×i Jì)
相公经文复经武,常侍好今兼好古。
昔人曾闻阿武婆,今日亲见阿婆舞。

译文:
相公以文治国,也擅长武功,官员喜欢现代也喜欢古代。
过去听说过阿武婆的名字,今天亲自看到了阿婆跳舞。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针对唐代官员对待艺术的态度进行讽刺。相公们一方面在执政过程中强调驾驭文化艺术,一方面却在推崇古代的优秀艺术家。诗中的“阿武婆”可解读为指称唐代的歌舞女郎们,其中"阿"为尊称,意指阿武婆是著名的舞蹈家。诗人在嘲讽唐代官员对待艺术态度的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现实中的舞蹈表演感到不屑和嘲笑。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通过嘲讽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唐代官员对待艺术的讥讽之情。诗中的"相公"指的是官员,他们一边强调注重文化艺术的培养和发展,一边却对当代的艺术家看不起,更加推崇古代的艺术家。尤其是作者提到的阿武婆,她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名声在外。然而,唐代官员对她的评价似乎只停留在耳闻阶段,而没有真正亲自欣赏。通过这首诗的嘲讽,作者间接表示了对唐代官员做作态度和虚伪行为的不满,同时也启发人们对艺术的真正关注和重视。

作者介绍

孙子多,扬州伶人。武宗会昌初,李绅为淮南节度使,时宿老郑傪犹在江淮幕中,设筵以迎李绅,出家乐侑之,舞者年老。孙子多乃献口号以讥之。宣宗时,又作语戏节度使崔铉夫妇。《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诗词推荐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

齿发虽俱弊,神明尚有余。幽扉链奇药,细字录仙书。野水鸣苔径,长松荫草庐。客来多谢病,深媿问何如。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把臂犹昨日,如何长不归。宾天亦有似,招隐固疑非。玉折谢庭树,采余莱子衣。永怀想平昔,涕下不能挥。

闻说先皇醉碧桃,日华浮动郁金袍。风随玉辇笙歌迥,云卷珠帘剑佩高。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西幸水滔滔。贵妃没后巡游少,瓦落宫墙见野蒿。

八荒蹄迹接纷纷,转徙余生我与君。似水流年融过二,摩天巨刃甫超群。收身虎穴黄冠返,照影鸥波翠袖分。了却公家付儿辈,支颐看度北山云。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好事时相过,不惮

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落尽棠梨寒食雨,只应啼鸟不知愁。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风幡心动,一状领过。只知开口,不觉话堕。

水晶帘卷午风轻,万壑清寒凌室冰。闲奏薰弦思解愠,肯教人世浊炎蒸。

奏邸成遗恨,沧浪足胜游。一篇水月记,照彻五湖秋。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歠醨。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清秋佳月不寻常,何限歌楼醉夜长。要是超然尘外客,一杯差不负孤光。

水面无风也自寒,船门已幕更深关。莫将若下三杯酒,慱与湖边几点山。

赐车高挂得长闲,犹寄南宫事下官。招隐新君无怨鹤,趋朝旧路记翔鸾。沧浪濯罢垂缨懒,礧磈浇馀著酒宽。行到昔人知足地,羡君容膝易为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