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纪戊午正月李公事有感(其四)》
拼音和注音
bàn miàn fāng mén shí , sī tíng jì yǒu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半面:指脸面的一半或部分,古代遮面之具,亦指半边,旁边。
有无:1.有或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3.指有馀与不足。4.所有。5.古代哲学范畴。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半面坊门识,私庭迹有无。
亦知求骏骨,或拟下鹓雏。
名玷山公草,心违孺子刍。
平生国士意,落落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