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代写的《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宴会上赏樱桃花的场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诗意:
这首诗以樱桃花为视觉景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浪漫氛围。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营造出了那个场景的美感。诗中描绘了樱桃花簇拥在一起,并形容它们美丽如雪、散发清香。宴会上的人们在樱桃花下举办宴会,高高在上的王子和公主,宛如仙境中的神仙。清晨的阳光透过花朵的间隙照射下来,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宴会上有妖艳的女子把樱桃花插在发髻上,酒客们互相送赠樱桃花枝。他们共赏花朵,在这美丽的月夜中,几个人共享华丽的宴会。最后,作者劝人们要放松心情,不要急于离开喝酒作乐,好好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樱桃花为视觉景观,展现了浓郁的春天气息和宴会的喜庆氛围。作者通过描绘樱桃花的堆砌和形容它们美丽如雪,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宴会的场景通过描写王子、公主和美丽女子等人物形象,使整个氛围更加浪漫。阳光透过花朵的间隙照射下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酒客们互赠樱桃花枝,共赏花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作者在结尾处劝人们要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给人以一种快乐和开心的感觉。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极富意境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春天宴会景象,既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春入闽溪草木香,灵芽一夕一丝长。上人自是春风手,分与闲人齿颊芳。

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疑驾洞庭帆,累累看绕山。花时芳气洁,伯仲素馨间。

弄兵澒洞射阳秋。一纸招呼杀气收。十万苍生惊魄定,活人阴德过宾州。

去日同君过渭桥,桥边新雪未全消。如今窗外杨花满,憔悴无心约细腰。

备员何奉再依仁,仰慕亨衢速若神。万里云龙遭圣世,三年苫块报慈亲。卢茨山水风骚国,獬豸衣冠法令臣。谁谓趋朝虚几席,长兄歌酒更延宾。

六军遥驻墨河濆,故国丘墟讵忍闻。露冷金铜应独泣,火炎玉石竟俱焚。虞渊日暮无还景,禹穴秋深有断云。草泽遗民今白发,凭高无奈思纷纷。

共是江山弃水云,更同魏北走埃尘。官书断手何多日,乐事回头已一春。入夏解衣宜野逸,几时纵酒到天真。由来朋字难为正,莫漫刚颜忤世人。

虽然居宪府,只似在家时。年老扶筇出,官清借马骑。布袍安素分,白发结相知。长日关门坐,弹琴与赋诗。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官家事拘束,安得

霜风飒飒溪山碧。寒波一望伤行色。落日淡荒村。人家半掩门。孤舟移野渡。古林栖鸦聚。著雨晚风酸。貂裘不奈寒。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圣明驭英雄,其术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平碛容雕上,仙山

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泉喷石间严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连云碧色秋光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春风入边碛,二月沙草生。胡马自偷牧,汉农宁废耕。薄田刈晚谷,又饷防秋兵。县版固当重,调轻无与程。

风摧秀林木,色变附蓝丝。

宋有明德,天保佑之。以寿继寿,以慈广慈。声文宣昭,福祉茂绥。神孙之休,燕及华夷。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