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浙西张提仓

老掾当年意已倾,执鞭虽晚眼仍青。
绣衣公子初云汉,璧水先生尚典刑。
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
催科欲付翻羹手,照我山行定几星。

作品评述

《呈浙西张提仓》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掾当年意已倾,
执鞭虽晚眼仍青。
绣衣公子初云汉,
璧水先生尚典刑。
负弩前驱容漫叟,
下帷覃思愧玄经。
催科欲付翻羹手,
照我山行定几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袁说友对张提仓的敬意和赞美。诗人称呼张提仓为"老掾",意指他年事已高,但依然怀揣着年轻时的抱负和热情。虽然他执掌权鞭的时机有些晚,但他的眼神依然明亮,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诗人将张提仓比作绣衣公子,形容他初涉政治舞台时的风采如同刘邦初登上汉王之位。而"璧水先生"则指他执掌刑名之责,象征着他在司法领域的才华和执着。

诗人以"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来表达对张提仓的崇敬和敬佩之情。这两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张提仓的敬重和钦佩。"负弩前驱"暗指张提仓在政治上的先驱地位,容颜虽已有衰老之态,但依然怀揣着年轻时的抱负和追求。"下帷覃思愧玄经"则表达了诗人对张提仓学识渊博的敬佩之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远不及他,因此感到愧疚。

最后两句"催科欲付翻羹手,照我山行定几星"表达了诗人对张提仓在政务上的能力和手腕的赞赏。"催科欲付翻羹手"意指张提仓在催促科举进程方面表现出的才干,显示出他在政务方面的能力和决断力。"照我山行定几星"则以山行为比喻,表示诗人相信张提仓在政务上能够取得重大成就,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光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提仓的称颂和赞美,展现了袁说友对他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巧妙地将张提仓与历史上的伟人和典型形象相联系,突出了他在政治和司法领域的才华和成就。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感受,将张提仓塑造成一个令人敬重和仰慕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发展的期许。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张提仓个人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政治、学问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和期待。通过对个人才华和能力的赞颂,诗人也间接着,通过对个人才华和能力的赞颂,诗人也间接表达了对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期望。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袁说友对张提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宋代士人对政治家和才子的崇拜和追捧。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情感和赞美对象的特质,展示了袁说友对张提仓的敬重和信任。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学问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人才的赞美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展示了宋代士人追求政治和学术发展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八州贤牧喜休兵,千骑重来竹马迎。万瓦连甍存比屋,十年回首赖长城。举觞谈笑精明甚,缓带登临步武轻。多是门墙旧宾客,愿公黄发佐升平。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丝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金刀动秋色,铁骑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箪瓢钟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

昔中原兮今过头,抱良图兮气干牛。窥泗城兮辨古汴,临清浦兮思白沟。

重湖镜展心生凉,五老壁立背负芒。中间只作如许屋,一观虽小意堂堂。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与山三好孰四之,毕万有孙胸次阔。抛梁不须伟儿郎,黄云高举天颉颃。从龙作霖皆是物,迩来一足飞商羊。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巍然山骨自天成,上与穹苍斗极平。安得衲衣烧柏子,不闻山下是非声。

觉性从来具足,天真本自完全。浮生多被眼睛瞒。并月空花缭乱。八识元从孰起,六根本是谁般。豁然打破这疑团。吾道分明一贯。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虬髯铁干老嶙峋,气格俨然冠剑臣。应为孤高多绝物,未妨偃蹇且全身。雪中屈折如颓玉,雨后淋漓又吐茵。抚手摩挲三叹息,世间那有独醒人。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1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小桥衔石路,安步水之湄。浪盖菰蒲伏,寒禁笋蕨痴。蜂房深户牖,燕垒渐涂茨。过眼春余几,延缘归思迟。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斗擞弊袍春晚后,摩挲病脚日阳前。行无筋力寻山水,坐少精神听管弦。抛掷风光负寒食,曾来未省似今年。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外台隐吏极风流,记得衰翁旧日不。三岛十洲曾接武,千岩万壑更从游。官曹閒似云间鹤,贾舶纷如海上鸥。幸有西湖应著我,时操艇子过明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