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公燕诗九首(其一)文帝》
拼音和注音
zhì jiǔ gāo tái guān , xiāo yáo fú róng c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高台:1.高建楼台。2.高的楼台。3.比喻京师。4.头之别称。
逍遥:(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芙蓉:(名)①荷花的别称,也叫芙蕖:出水~。②落叶灌木。花供观赏。也叫木芙蓉。
置酒:置酒zhìjiǔ摆下酒宴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置酒高台观,逍遥芙蓉池。
兄弟夜行游,贵客郁参差。
明月照长筵,罗缨何霏霏。
翩彼众君子,展诗奏新辞。
弦歌入微妙,慷慨使心悲。
流尘荡清响,绮丽有馀姿。
吐握苦不悉,人生安可为。
在昔无乐方,彼此同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