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二首

主圣时清万宇春,禽鱼花草各怀新。
如何丹凤楼中手,未作金鸡竿下人。
家有宁馨堪跨灶,囊无阿堵可通神。
客谈江北狼烟息,暂展双眉不用颦。

作品评述

《三和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景象以及他个人的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主圣时清万宇春,
禽鱼花草各怀新。
如何丹凤楼中手,
未作金鸡竿下人。

家有宁馨堪跨灶,
囊无阿堵可通神。
客谈江北狼烟息,
暂展双眉不用颦。

诗词中的“主圣时清万宇春”描绘了一个主圣的时代,清明而繁盛,万宇春风吹拂下大地万物生机盎然。这里的“主圣”指的是当时的皇帝,意味着社会的治理清明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禽鱼花草各怀新”表达了大自然中各种禽鸟、鱼类以及花草植物都怀有新的生机和希望。这一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丹凤楼中手,未作金鸡竿下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奈和自谦。诗中的丹凤楼和金鸡竿都是贵族居所的象征,作者表示自己还没有成就和地位,尚未有机会在这样的地方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家有宁馨堪跨灶,囊无阿堵可通神”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家境的拮据。宁馨是一种香气,跨灶指的是贫困的家庭需要兼顾烧火做饭的琐碎事务。诗中的“囊无阿堵可通神”表示家中并没有足够的财富和财宝,无法达到神明所需的供奉之物。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清贫之状,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

“客谈江北狼烟息,暂展双眉不用颦”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江北狼烟指的是战乱和混乱的局势。诗中的“展双眉不用颦”表示作者暂时不需要皱起眉头,意味着他希望能够暂时摆脱烦恼和忧虑,享受一段平静的时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为背景,以表达作者对时代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自然的春天和家庭的贫困,以及对战乱的担忧,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洛水西来泛绿波。北瞻丹阙正嵯峨。先皇秘聿无人解,圣子神孙果众多。民物阜,岁时和。帝居不用壮山河。卜年卜世过周室,亿万斯年入咏歌。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道边相送驿边迎,水隔山遮似有情。岁晚无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

发际点白,眼眶含青。情枯历历,智照灵灵。形骸如槁木,踪迹肖流萍。月明四海犀通晕,春在百华蜂採馨。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望君不见复何情,野草闲云处处生。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内唯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老病手疼无那尔,却资年少写风骚。

虚窗倚修竹,阴晴见佳景。雨隙落余滋,风棂乱疏影。室幽境自閒,心无地愈静。丁宁护云根,留伴岁寒永。

南山北山雨未分,东村西村鸡叫群。病夫深居百不闻,香炉茗碗频策勋。浮生踪迹空中云,期须变化归无垠。春风九十又足云,眼中红白徒纷纷。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六时自搥磬,一饮常带索。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周商倦积阻,蜀物

一派清江两岸平,湿云将雨暗柴荆。十年一觉荆州梦,通济江头沌里行。

海印发光,照然如日。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默而说,说而默。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