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逢乞食老僧

赤棕榈笠眉毫垂,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只施盂中饭,心似白莲那得知。

作品评述

道中逢乞食老僧

赤棕榈笠眉毫垂,
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只施盂中饭,
心似白莲那得知。

译文:

在路上遇到行乞食的老僧

红色棕榈斗笠,眉毛垂下,
拄着栗木杖缓慢地前行。
时人只施舀在盂中的饭食,
心灵像纯洁的白莲花又有谁能领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乞食的老僧,他穿着红色的棕榈斗笠,眉毛垂下来,拄着栗木杖缓慢地前行。时人只施舀在盂中的饭食给他,但他的心灵却像纯洁的白莲花一样,被世人所无法理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世俗人们浅薄眼光的批评。行乞的僧人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他们拥有纯净无欲的内心。然而,世俗人们只能理解行乞者的物质需求,却无法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行乞食的老僧,从他红色的棕榈斗笠、垂下的眉毛、拄着栗木杖,到他缓慢地前行的姿态,都给人一种安静、深沉的感觉。

诗中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行乞者与世俗人的不同。行乞者虽然只得到盂中的饭食,但他的心灵却像白莲花一样纯洁高尚。而世俗人们只看到了行乞者的物质需求,无法理解他们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对人们反思世俗眼光的狭隘和对精神追求的轻蔑起到了警示作用。它表达了作者对行乞者的敬仰,同时也对世俗人们的觉醒喊醒。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昏旦交时,个中已有甘香味。咽同真液。便觉温温地。八一高蟠,光动重楼外。但留意。自然和气。香满昆仑水。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定知姑射同肌骨,可必离骚借齿牙。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主人对植无我费,胜乞卢仝七枕茶。

花过园林清荫浓。琅玕新脱笋,绿丛丛。雨声只在小池东。闲欹枕,直面芰荷风。长日敞帘栊。轻尘飞不到,画堂空。一尊今夜与谁同。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坐看老病逼,须得

晓哭呱呱动四邻,于君我作负心人。出门便涉东西路,回首初惊枕席尘。满眼泪珠和语咽,旧窗风月更谁亲。分离况值花时节,从此东风不似春。

夫子不识字,达磨不会禅。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茅田。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有树枯来不记春,却依虞仲冢为邻。山家相约休樵采,十哲人中第九人。

阴极一阳转,君家气数回。试看庭竹上,新有凤雏来。端的传书种,分明是福胎。三朝食牛气,端不类婴孩。

路入南云下,江回隔近村。水深风浩浩,山远雾昏昏。仰首羡飞鸟,流年只断魂。客心兼暮色,感恻复何言。

船过淮南岸,心如已到家。何常异风景,正尔辨戎华。病体辞深辙,征衣脱旧沙。江南即仙国,何必上星槎。

藩镇各传新号令,山河那复旧提封。归时剩语骑鲸老,坚卧无如涧底松。

南纪干戈后,相逢皓首稀。草问翁仲在,华表令威归。骨寿由心泰,身癯独道肥。公松对吾菊,同阅几芳菲。

独乘骢马去,不并旅人还。中外名卿贵,田园高步闲。暮春经楚县,新月上淮山。道路空瞻望,轩车不敢攀。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世间真色知何物,肯把溪山换莫愁。拟具小舟乘月下,一尊相属漾寒流。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只道秋萧索,木犀能再开。惊看倚修竹,便恐满苍苔。花瘦非畴昔,香深有自来。微吟真浪尔,细折为谁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