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遵宪的《人境庐之邻有屋数间余购取其地葺而新之有楼岿然独立无壁南武山人为书一联曰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因足成之》
拼音和注音
lù shěn yù jiè zhōu quán zhù , tiān wèn fān wú bì shòu h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问:指天子的询问。《楚辞》篇名,屈原作。诗文中亦作为“问天”的双关语。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半世浮槎梦里过,归来随地觅行窝。
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偶引雏孙问初月,且容时辈量汪波。
湾湾几曲青溪水,可有人寻到钓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