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济时勋业已无成,堆案图书境界清。
黄落素秋归社燕,绿阴朱夏语流莺。
宦情自向衰年薄,山色还同故国明。
混迹渔樵真吏隐,日携吴酒对君倾。

作品评述

《再次韵》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黄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济时勋业已无成,
堆案图书境界清。
黄落素秋归社燕,
绿阴朱夏语流莺。

宦情自向衰年薄,
山色还同故国明。
混迹渔樵真吏隐,
日携吴酒对君倾。

中文译文:
助时之功业已无成,
书案堆积,图书境界高远。
秋天的草木黄落,社会上的燕子归巢,
绿荫下,夏天的朱红,流动的莺鸟歌唱。

做官的心情在衰老之后变得淡薄,
山色依然明亮,就像我故国的景色一样。
我隐居在山林中过着渔樵的生活,
每天都携带着吴地的美酒,与你相对饮尽。

诗意和赏析:
《再次韵》表达了诗人黄云在明代后期的深情思绪和隐居之志。诗中首先提到了自己在济时(即为时代作出贡献)的勋业已无成,堆案图书的境界却更加清高。这表明黄云在官场上并未有所成就,但在学问上却有所追求,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接下来,诗人以秋天的景象来隐喻自己的境遇。黄落的草木、归巢的燕子以及流动的莺鸟,形象地描绘了黄云的离情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第三和第四句描述了黄云的心境和对故国的怀念。尽管官场的岁月使他的心情变得淡薄,但他仍然对故国的山色保持明亮的记忆。这里的山色可以理解为黄云对家乡的美景和纯朴生活的怀念,也可以表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黄云的隐居志向和对友人的倾诉。他决定混迹于渔樵之中,过上隐居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每天他都携带着吴地的美酒,与友人共饮,倾诉心中的苦乐,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黄云在明代末期官场失意、心情沉郁的情感。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故国山河的思念,同时又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自由的决心。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末期士人的心境和追求。

诗词推荐

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农夫身马驶,客子竹舆危。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不能懲创在,犹后强裁诗。

胸中涵万象,江上漫怡情。突兀飞华屋,依微出化城。所欣逢岁有,此意乐时平。登览多新句,何须马槊横。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江城楼阁辟嵯峨,如此随风燕雀何。古木望中松柏少,好花开处杏桃多。徐殷旧宅僧为主,褚氏閒亭鹤占坡。花落花开今古事,青山无语野樵歌。

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自辍清班素望崇,凛然争仰柏台风。大奸钜猾宜深屏,且避当年御史骢。

风吹原上苗,青青入无边。发生赖阳和,秀润滋澄涟。游车走道旁,忽之如浮烟。那知丁黄愁,枵腹望果然。农功日夜急,地产东南偏。飞霜皓盈畴,丰穗垂连颠。盘盂荐新尝,琼糜失辉鲜。物生为世用,岂较成后先。群芳红打围,从渠争春妍。

独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诞日曾生陆地花,双莺扶下五云车。安期共约游三岛,方朔应留醉九霞。盛集儒流胜仙侣,我培阴德种丹砂。冷斋书客来称寿,自笑东风两鬓华。

下车不识疾呼声,郡政清平教亦行。曹相治齐宾盖老,何侯在楚厚龚生。甘棠通国俱怀惠,遗藁因公得记名。老受一廛无以报,先畴不腆尚堪耕。

我爱西湖湖上路。万顷沧波,河汉连天注。一片寒光明白鹭。依稀似我登临处。报答溪山须好语。痛饮高歌,何必骑鲸去。环舍清阴消几亩。无人肯辨归来趣。

二人交泰,七政顺行。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朝创业,盛德致平。为民所福,洁此精诚。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

晓枕闻檐溜,閒筇立寺门。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吾宗谱牒祖通义,蝉聊到公十五世。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公家门户最赫奕,簪绂相承真鲜俪。堂堂铁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来裔。用之不尽地自宽,信有诗书为可继。龙驹隋寺汗流赭,修途万里自迢递。箭锋巧中由基的,桂香悭与春官第。谁知风雨短檠灯,惯作儒生穷活计。

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雕鹗不容应不怪,栋梁相庇愿相依。吴王宫女娇相袭,合整双毛预奋飞。

花飞飞。柳依依。帘掷东风日正迟。社前双燕归。药栏东,药栏西。记得当时素手携。弯弯月似眉。

昔在庞德公,有足不入州。鸾凤自有志,燕雀安可俦。乃知金石坚,不逐万物流。当时天下事,固为长者忧。未易一木支,杀身何能酬。令人为短气,哀哉融与修。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