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出自宋代包恢的《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一)》

出自宋包恢的《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ān yǒu gòng yī xiào , suì hán tóng bǎi n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三友:1.三种朋友。2.琴、酒、诗。3.松、竹、梅。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原诗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诗词推荐

老兵中变意差池,仓卒呼来朽索危。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后悔何追。

始贺今朝雪,隆寒特地严。莫愁穷户闭,还喜大田沾。黄竹歌休唱,红炉火屡添。华颠应处处,早得是山尖。

知褐冲风立晓亭,无端物物搅诗情。梅边正被寒山恼,又听松梢衮雪声。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小筑三家聚,新篘万户春。昔豪几腐胁,今病罕沾唇。太古华胥氏,丰年畏垒人。超然市朝外,未易葛天民。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

万卉争献奇,小草亦足贵。四时春不断,可识天地意。穉子谨勿斲,叶叶含元气。不皆讶姑息,姑息特细事。

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湾清。行人只在清湾裹,尽日松声杂水声。

陈未亡时柏已苍,风来历历说兴亡。世臣元不如乔木,阅尽中原几战场。

?此诗四句,前人向以为是卷二十二“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一诗中的“白啖本河朔”以下四句讹成,其说有理,但因字面差别较大,故不删。?熊白来北山,猪红削剑南。春盘得青韭,腊酒寄黄柑。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谁能荐,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先生高节昭流俗,未应名宦能羁束。归来卜筑傍泉石,洒落轩楹照山谷。外罗君子六千人,中有插架三万轴。我尝一日坐其间,至今清兴犹堪掬。

渝落天涯已白头,西风吹帽冷飕飕。悲秋未了悲身世,一样情怀两样愁。

万斛精神一握身,清吭宛转欲飞尘。鸡才唱后便知晓,燕未来前先得春。惊觉海棠休苦睡,提醒杨柳莫空颦。最怜吉语能相报,麦熟同为鼓腹人。

不唱春风杨柳词,繁华过眼已多时。于今杨柳非前比,无此繁华无此悲。

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杏园人醉日,关路独归时。更卜深知意,将来拟荐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诧老时。金玉过从旧朋友,糟糠欢喜老夫妻。瓦烧酒盏连醅饮,纸画棋盘就地围。六十六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