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戚犹来恨不平,此中高下本无情。
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作品评述

《声》是唐代文人崔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音欢喜和愤怒都发自内心,但无论如何争胜负,其实都没有任何感情参与。韩娥的绝唱和唐衢上的悲哭,都是人间最高贵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声音的多种表达,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敬仰。它揭示了声音背后深刻的情感和表达的力量。

诗中的声音可以被理解成艺术的表达形式,如音乐或歌唱。作者用“高下”来形容声音的竞争与争夺,同时强调了背后的虚无。作者提到的韩娥和唐衢,分别是传说中的音乐家和一个街道的名称,突出了他们在音乐和艺术中的卓越地位。

崔涂将声音视为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力量。通过声音传递的情感能够触动人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诗中的“此中高下本无情”暗示了声音的本质,它不是基于个人喜好或价值判断。

总的来说,这首诗突出了声音的表达和艺术的力量。它启示我们音乐和艺术的价值,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它让我们思考声音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以及它们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作者介绍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诗词推荐

茅斋悔著市廛间,长与青山面目悭。突兀小楼初结就,竹床石枕卧看山。

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鹦鹉能言鸟,芙蓉巧笑花。地衔金作埒,水抱玉为沙。薄晚青丝骑,长鞭赴狭斜。

清晓鸦啼睡梦间,喜闻飞雪满前山。揽衣忙作披衣意,不问轻寒且凭栏。

急流勇退识真臞,昔有麻衣拨地炉。我亦爱君云水趣,莫言雷雨趄江湖。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水宿风餐第几程,落帆刚趁晚霞明。村醪小饮不成醉,明月推篷初欲生。自愧菲才膺閒命,谁能高卧闭柴荆。茫茫家国偏多感,静听渔榔断续声。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野芳未放青春去,林鸟长随白日閒。山色殢人归未得,杖藜日日扣松关。

九重宣旨下丹墀,面对天颜赐锦衣。中使擎来三殿晓,宝箱开处五云飞。德音耳聆君恩重,金印腰悬己力微。更待临轩陈鼓吹,星轺便指故乡归。

寒雁与寒来,夜落汀洲宿。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不怕客嘲轻薄尹,要令我识老成人。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古瓦笼山葛,荒碑仆石楠。江晴初涨雨,城午未销岚。瓮富鲭羞鹿,杯浑酒饷蚺。邦人尽麻枲,终岁不知蚕。

自恨飞迁出谷迟,东君不是故相遗。园林纵许容羁迹,蜂蝶还应笑后时。休恃绵蛮能巧啭,还须冷落守空枝。春风着力年年在,未必羽翰今便衰。

淡淡双蛾疏秀。为谁频皱。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锦字香笺封久。鳞鸿稀有。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篠 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息足回阿。圆坐长林。披榛即涧。藉草依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