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书厨·惠我光明

释我矜传灯,老庄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
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
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作品评述

《文公书厨·惠我光明》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释我矜传灯,老庄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
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
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为主题。诗人使用象征性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真实的光明和智慧的渴望。他指出,对于一些传统的学问和哲学观念的理解,可能并不能真正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就像摩尼珠一样,外表光亮却实际上是黑暗的。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荀子和杨朱,暗示了他们对于人性和道德的认识可能有所偏颇,依然处于一种被困住的状态。最后,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光明存在于千秋万代中,体现在《四书》和《五经》之中。

赏析:
《文公书厨·惠我光明》通过对光明和智慧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知识的追求和对传统学问的反思。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隐喻,如传灯、摩尼珠等,使得诗词充满了哲理和寓意。诗人以对荀子和杨朱的批判,突出了他对于真正的智慧和道德的追求,强调了对于人性和道德的真正理解的重要性。最后,诗人通过提到《四书》和《五经》,表达了真正的智慧和光明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和延续,暗示了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著作来追求真理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以及对传统学问和哲学观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并强调了对于道德和人性的真正理解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和经典的回溯,诗人表达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信仰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闭柴门却月明。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得夫心无半点,圣凡机裂千差。终日山禽聚集,且无个去衔花。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遗言幼染濡。设馔礼如初作妇,貤封谊不忍先姑。色丝尤妙于前制,彤管从删以后无。一事可纾存没恨,即今丹穴有双雏。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立朝鸣珮重,归宅典衣贫。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药香沾笔砚,竹色

纤指轻拈小砑红。自调宫羽按歌童。寒余芍药阑边雨,香落酴醿架底风。闲意态,小房栊。丁宁须满玉西东。一春醉得莺花老,不似年时怨玉容。

月明阶悄悄,影只腰身小。谁是鶱翔人,愿为比翼鸟。

雨后林园合,风前裘褐轻。当游元不恶,有士与同行。定识田中趣,殊胜俗里情。谁过江驿静,日听笋舆声。

人生渺如寄,天地一蘧庐。无酒喜留客,有钱多买书。敲冰时煮茗,踏雨晚挑蔬。抱道空忧世,年今四十余。

令节不把酒,新诗徒拜嘉。颇忆宋玉赋,登高气成霞。渚宫但衰柳,朝云为谁夸。吾宗怀古恨,流涎过麴车。一壶浇往事,聊送解愁嗟。

三冬设粥当周急,饥者堪怜。美事堪传。他处人闻此善缘亦如然。济贫拔苦慈悲福,功德无边。胜*沉笺。定是将来得上天。做神仙。

天孙应为织云裳。试宫妆。问刘郎。湖上波寒,依旧远山苍。自是老来心事懒,空落拓,少年场。挥豪闲与细端相。记严扬。陋苏张。兴到一杯,微醉亦成章。回首片帆西去也,何日更,共清狂。

颇聋早谢葛亮辟,少吃善著杨雄书。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今人相轻多匿笑,古人自许堪同调。咀芹嚼藻泮有宫,先生手提终化龙。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阆风元不隔扃扉,桑柘筠匼匝围。溪贯一原藏曲折,山罗万象欲腾飞。仙坛起雾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寂寂幔亭天籁息,笙箫疑向夜深归。

落落冥鸿惜羽毛,黄尘不把涴青袍。关西夫子经犹在,水北山人价自高。吾道不昌该气数,密林虽寂少风涛。半园花木能招隐,早晚相从问种桃。

悠然岸帻看云归,出处无心也太奇。未是为霖苏旱日,出山不似宿岩时。

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谩呼贾岛为同社,莫遣陶潜是别宗。

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年年塞百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