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有路今平坦,无心复怪奇。
尽尝艰苦后,始到老成时。
细读惊前误,精思决旧疑。
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

作品评述

诗词:《自勉》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诗意:
《自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成长的自勉之情。诗中描绘了一条平坦的道路,象征着当下的境遇平稳,作者并不惊叹这种平稳,而是意味深长地表示不再对奇遇感到惊讶。这是因为在经历了艰苦困苦之后,作者终于到达了一种老成的境地。通过细细反思过去的错误和疑惑,作者下定决心要深思熟虑,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作者表示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成长的理解。通过描述一条平坦的道路,作者暗示了当下的境遇平稳,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通过经历艰苦和反思过去的错误,逐渐成长为一个老成的人。诗中的"精思决旧疑"表明作者在思考过去的疑虑和困惑,并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些疑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两句"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并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成长的过程和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给人以深思。

这首诗的译文:
有路今平坦,无心复怪奇。
尽尝艰苦后,始到老成时。
细读惊前误,精思决旧疑。
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中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描述一条平坦的道路,表达了当下境遇平稳,但不再对奇遇感到惊讶。这是因为在经历了艰苦困苦后,作者逐渐成为一个老成的人。通过仔细反思过去的错误和疑虑,作者下定决心要深思熟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作者表示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成长的理解。通过描述一条平坦的道路,作者暗示了当下的境遇平稳,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通过经历艰苦和反思过去的错误,逐渐成长为一个老成的人。诗中的"精思决旧疑"表明作者在思考过去的疑虑和困惑,并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些疑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两句"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并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整首诗以简练的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为:

有路今平坦,无心复怪奇。
尽尝艰苦后,始到老成时。
细读惊前误,精思决旧疑。
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

诗意和赏析:
《自勉》这首诗是宋代方回的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成长的自勉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有路今平坦,无心复怪奇"意味着作者面对目前平稳的境遇,并不感到惊讶或陶醉其中,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面对。接着,诗句"尽尝艰苦后,始到老成时"表达了作者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之后,终于达到一种老成的状态。

接下来的"细读惊前误,精思决旧疑"表明作者经过细致的思考和反思,消解了过去的错误和疑虑。通过这个过程,作者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两句"端能吾事了,可用此曹知"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并通过这种自我认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了解。

整首诗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展示了成长的过程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描绘平坦的道路、艰难的历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成长的自勉之情。这首诗给人以深思,提醒我们在人生旅途中要经历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反思和思考来成长,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万物各有适,所乐乃其天。达人默识之,此意妙难传。贤哉漆园吏,知鱼岂其然。客问子非鱼,乌知鱼乐全。答云我所知,知之濠梁间。问者固已远,答者不亦难。要知知鱼乐,当作梦蝶观。周与蝶非两,鱼我宁相悬。海门孙夫子,读书必钩玄。结茅制小亭,下瞰碧玉湾。因鱼揭佳名,理赜

萤火惟知夜,灯花不待春。

过门车马谁曾入,塞路蓬蒿不复锄。雨漏日惟支败屋,鼠余时自缉残书。

骚情长爱重阳近,客路归迟夕照西。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老思旧隐盟鸥社,寒涉深流信马蹄。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

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

春水长流鸟自飞,偶然相值不相知。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当道朱门白昼扃,高堂歌吹久无声。古窗积雨昏残画,朽树经阴长寄生。问下老人时洒扫,旧时来客叹平生。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

暖日丽晴春正好。杨柳池塘风弄晓。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飘缈。玉帐靓深闻语笑。新赐绣鞯花映照。须信浓恩春共到。汉家飞将久宣劳,迎禁诏。瞻天表。入卫帝庭常不老。

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

早被儒冠误,衣稀老更侵。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自惜亡猿木,谁怜跃治金。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避碍适其顺,智本何所恶。后世穷梯航,乃以嗜欲故。汉武天马歌,文采诚独步。焉知十万师,暴骨委秋露。我愿四达衢,但行商与贾。一遇荷戈人,寸跬不可度。

南雪不到地,玄冬偏满山。春风仍料峭,彩袂正斓斑。广厦千间静,虚空一宿閒。此身如羽翼,飞倦始知还。

昏眵望杳水云村,好句从来风月人。瓦缶不量追大吕,冰壶何惜受纖尘。

数里一板桥,亭栏各清楚。长亭且百间,频憩忘羁旅。人自贲乾坤,溪山失其阻。庄生达未充,无梁思太古。行行降复登,川广湍流聚。急下看飞船,仿佛闻端午。

官闲似与病相宜,朝谒俱无起独迟。禁苑蝉声移物候,空山木叶报君知。薄游丘壑何尝废,雅与琴书每自随。闻说潘生归骑省,却因词赋动秋思。

一曲重弹子贱琴,三年风月总知音。休言无补公家事,留得堂前生树阴。

万里西来客,溪山先有名。

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柳幄飞绵,风池暖泛新萍。燕垒泥香,玉麟堂外春深。晴云丽日,花浓处、蜂蝶纷纷。偿春一醉,管弦声里欢声。况是清时,锦衣重到台城。故国江山,向人依旧多情。趁闲行乐,休辜负、冶叶繁英。彤庭归觐,恁时难驻前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