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泯志灰心,参禅学道。
无烦恼中,自讨烦恼。
可不向老胡来已前,试著眼看,自己分上有何欠少。
天童恁么道,不入深村入荒草。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泯灭个人志向和心灵的迷茫,以及通过参禅修行追求道路的内心挣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泯志灰心,参禅学道。
无烦恼中,自讨烦恼。
可不向老胡来已前,试著眼看,自己分上有何欠少。
天童恁么道,不入深村入荒草。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挣扎,以及通过禅修来寻求解脱的渴望。诗中的“泯志灰心,参禅学道”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和热情已经消失,他选择参禅学习佛法来寻求心灵的安宁。然而,他却意识到在无烦恼的状态中,他却自己制造了烦恼,这种自找烦恼的心境令他苦恼。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他暗指自己不应该像老胡一样,一直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而是应该审视自己的欲望和不足之处。他希望自己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引用了“天童”(可能指的是一位高僧)的话语。这句话意味着作者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修行中,而应该深入探索内心的深处。同时,作者也提到了不允许在夜晚行走,意味着禅修的道路需要在光明中前行,暗示着禅修需要通过正道来实现。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禅修道路的追求。它表达了对个人欲望和追求的反思,以及在修行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渴望。通过对自身的审视和对禅修道路的思考,作者希望摆脱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整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禅修者内心的追求和挣扎,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特点。

诗词推荐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贫家羞好客,语拙

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浅短无栽培。惟有西天老胡名文康,自从盘古到今日,不老不少,气体充实如婴孩。性情和易颜色好,恰似初酿匐萄醅。激之而不见其怒,挠之而

雨后风微荷芰香,顿驱初暑作疏凉。黑云卷尽青天大,却倚湖光看夕阳。

拔山盖世何为者,三尺青龙不切泥。且向断崖聊一试,如闻鬼母夜悲啼。

禁苑茫茫尽日吹,桃红李白只青枝。唯余阿醋偏骄妬,不畏封家十八姨。

试问花枝余几许,卷帘细雨随人。风光犹恋苦吟身。海棠浑怯冷,为我强留春。细听惜花歌白雪,不知盏面生尘。吹开吹谢漫惊频。少陵真有味,爱酒觅南邻。

濯石淋沙不自劳,抉光挑屑甚幺麽。世间有客能胠箧,比尔元来得校多。

金石不随波,松竹知岁寒。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

箪瓢久已甘颜巷,笔橐先曾侍汉廷。杜视王侯等蝼蚁,坡轻名利比蜗蝇。更无荐鲔仪登俎,时有求羊炬入陵。老矣终身作伧父,诸公努力佐中兴。

山水光中清无暑。是我消魂别处。只有多情雨。会人深意留人住。不见梅花来已暮。未见荷花又去。图画他年觑。断肠千古苕溪路。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蚕绩桑空又一年,村姑携手看花园。冬来保得儿孙暖,自解麻裙当酒尊。

甕头无酒菊花青,千丈苍崖孰与登。从此重阳课茶事,不携儿女只携僧。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天公恶剧逐番新,赖是今年有主人。君子亭中眠白昼,燕公楼上步青春。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八蚕薄絮鸳鸯绮,半夜佳期并枕眠。钟动红娘唤归去,对人匀泪拾金钿。李夫人病已经秋,汉武看来不举头。得所浓华销歇尽,楚魂湘血一生休。谢家池馆花笼月,萧寺房廊竹飐风。夜半酒醒凭槛立,所思多在别离中。隋师战舰欲亡陈,国破应难保此身。诀别徐郎泪如雨,镜鸾分后属何人。

相见不扬眉,君东我亦西。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昔年曾叹马相如,才气飘飘赋子虚。未怪家贫徒四壁,先生四壁僦人居。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