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守劝农二首

传闻载酒西郊晓,迎候前旌拥老农。
贤守承宣先劝课,太平风俗见声容。
官堤烟树纡红缬,沙岸风蒲袅紫茸。
想憩凝香倒囊锦,银钩侧理叠千重。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张守劝农二首》

传闻载酒西郊晓,
迎候前旌拥老农。
贤守承宣先劝课,
太平风俗见声容。

官堤烟树纡红缬,
沙岸风蒲袅紫茸。
想憩凝香倒囊锦,
银钩侧理叠千重。

【中文译文】
传闻中有人载着酒,在西郊的晨曦中前往,迎接着老农们,前面的旌旗高高挥舞。贤明的守臣承受着皇上的指令,先行劝导农民,使得太平时期的风俗得以改善,人们的声容也变得和谐宜人。

官方修筑的堤岸上,烟雾缭绕,红色的花朵盘旋交织,沙岸上的芦苇轻盈地摇曳,仿佛紫色的羽毛。想象中,人们可以在那里安静地休憩,感受花香沁人心脾,囊中的锦绣倾泻而出,银钩侧放整齐,如山峰叠叠高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田园景色和农民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太平时期风俗的向往。诗中描述了西郊的清晨景色,有人载着酒前往迎接老农,前面的旌旗高高挥舞,显示了对农民的尊重和重视。贤明的守臣在皇上的命令下,劝导农民,改善了社会风俗,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和谐宜人。

诗中描绘了官方修筑的堤岸上的景色,烟雾缭绕,红色的花朵交织盘旋,沙岸上的芦苇轻盈地摇曳,给人带来美好的想象。人们可以在那里安静地休憩,感受花香的芬芳,享受囊中的锦绣之物,银钩整齐地悬挂,如同山峰叠嶂般壮观。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和太平时期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农民劳动的敬意。同时,作者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向往和赞美之情,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试手滩头水乱流,铁枪崖下晚维舟。两阶舞羽方閒暇,何事兹名有佩牛。

有客饷园蔬,借我兼棋局。幽人本多睡,欣起快双目。念兹两奁中,胜负等荣辱。勿作胜负观,此戏殊不俗。要须先生来,一笑供拜腹。馀{上瞿去隹下卸去卩}犹有酒,晚食正无肉。愿共南窗风,糁此菜根玉。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昨逢卖药客,云是

旧友各西东,閒思兴莫穷。尽居花幕下,独在竹林中。白屋贫虽异,清宵梦想同。吟馀遥望处,寒雨正濛濛。

澄潭月影,静夜钟声。不留而照,不待而鸣。而亦离闻绝见,非色非声。

竹云乱相逐,明月羞如女。青山锁幽人,饥民卧茅宇。

近砌掷鸣签,长檐悬素绠。湿翅暝鸦归,高梧落寒井。

燕立茅屋脊,燕衔芹岸泥。巢成同养子,薄暮亦同栖。

尘蒙虚壁冷萧萧,未厌家风太寂寥。门外依前积深雪,不知谁肯立齐腰。

西风卷海作涛声,烛影檐花彻夜明。况有怀人心似雨,暗随秋点出江城。

十里桥西别有天,青山欲断翠云连。园林寂寂鹿为文,野服翩翩儒亦仙。风咏无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追寻往事顿成梦,回首春光倍黯然。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迥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落尽杨花满地春。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斜坠金钗云半*,淡妆香脸粉轻匀。相思偏是少年人。

贯珠一夜奏累累,尽是荀家旧教词。落尽梁尘肠不断,九原谁报小怜知。

发得一机活,出得一言当。万里无片云。青天合吃棒。不待春风著意吹,暗香已在梅花上。

一钓凄凉在杳冥,故人飞诏入山扃。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宴罢瑶池趣驾归,海风飘冷六铢衣。霞舒雾卷知何处,五色毫端借发挥金如土。

帝业光扬,皇图翕赫。圣德孔彰,神功不测。信及豚鱼,恩沾动植。懿范鸿名,传之万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