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题卓刑部乐山楼

城里惟楼尽见山,使君小筑可三间。
弓旌招莫返长往,炉灶坏方求大还。
及菊未荒归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颜。
鹤书曾赚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环。

作品评述

《用韵题卓刑部乐山楼》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城里惟楼尽见山,
使君小筑可三间。
弓旌招莫返长往,
炉灶坏方求大还。

及菊未荒归栗里,
有芝堪茹老商颜。
鹤书曾赚幽人出,
只恐先生又予环。

译文:
城中只有楼阁能看到山,
使君的小屋只有三间。
弓箭和旌旗招呼着不要回去,
炉灶坏了才去追求更大的。

等到菊花还没有凋谢归于栗树之中,
有仙草可供老年商颜食用。
鹤传来的书信曾经引来幽居的人出去,
只怕先生再次给我捆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城市中的乐山楼,楼阁之中可以尽览山色。诗中提到了一位使君的小屋,虽然规模不大,只有三间房,但也能俯瞰山景。弓箭和旌旗在城中招呼着人们,告诉他们不要回去,而是继续前进。炉灶坏了,需要修理,这时使君才会去追求更大的事物。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菊花还未凋谢时,就回到了栗树的身边。商颜是一个老年人,他可以食用仙草来延年益寿。诗中还提到了鹤传来的书信,曾经引来了幽居的人离开,但作者担心先生会再次给他带来束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城市中的景色和人物。通过城里的楼阁,可以观赏到壮丽的山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使君的小屋虽然不起眼,但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反映了人们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还融入了对修身养性的思考,通过描述菊花和仙草等寓意长寿的事物,表达了对长寿和健康的向往。

诗的结尾提到了鹤传来的书信,意味着有人受到了鹤的引导而走出幽居。然而,作者对先生再次束缚他的行为表示担忧,抒发了内心的矛盾和忧虑。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思考空间。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拂拭蒲团坐,从渠岁事更。年来心益壮,老去眼增明。月牖描梅影,风檐撼铎鸣。撩侬诗兴动,得句自天成。

冥搜浑不见诗踪,却在陶然一醉中。到得醒来诗又去,曲君那有许神通。

朝阳鸣凤国之祥,瑞事吾家鸥鹭行。最爱几声烟外响,和他渔艇独敲榔。

藕花爽约约寒梅,开遍南枝尚未来。今日有人传尺素,却云直待海棠开。若赏海棠犹未晚,回头便见春风转。只恐君无必信言,守到此时还更展。

东林冠盖旧耆英,百尺丰碑志墓茔。经济志高官职小,睦姻义重货财轻。永平仓下遗红粟,仁寿堂前有紫荆。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

丹碧参差盛一时,殿楹三秀见金芝。汉庭漫道多才杰,天马何劳作颂诗!

一室萧然不受尘,帘垂疏竹映深门。拥衾调气烦呼吸,据案翻书费讨论。南郭子綦初丧我,毗耶摩诘已忘言。尽传息虑何须息,穷凿无伤混沌存。

一片雪飞寒较多,即看漫地却如何?竞传暖体须燕王,谁肯停杯慰楚娥?直北大风山欲倒,江南无冻水生罗。临清不是长安道,时听凌空响王轲。

打围行蚁时时战,触纸痴蝇日日鑽。有客云山深处卧,静中同向此心观。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经双脸长。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幽意熟,吟啸春风自足,爽气初生晴未燠。相逢休问卜。画出高山盘谷。岩上飞云相逐。他日江东思渭北。断弦谁为续。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

桧树参差翠满庭,甜风爱日透疎棂。倦行静倚湘斑坐,高下书声得细听。

闲居忘俗累,行乐喜芳春。露滴乌巾垫,花迎白筼新。清歌移晚兴,佳句涤襟尘。处处香醪熟,谁家味最醇。

阊门啼早鸦,拂面见飞花。绿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谁寻伯通宅,只问泰娘家。

老黠山灵具六通,解将苍狗护奇峰。虚斋自有青囊眼,却笑景纯书未工。

毗耶香饭壑源春,午枕聊分百亿身。旋落涧泉高下语,自鸣山鸟送迎人。云山往岁真成癖,觞咏一时俱绝尘。已辨归途踏山暝,试扪高壁上星津。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兹楼非我有,久居如主人。虽无往来客,青山当佳宾。君看楼下路,三尺软红尘。失脚踏此尘,汩没多终身。

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翠钗扶住欲欹鬟。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新谱学筝难。愁涌蛾弯。一床衾浪未红翻。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