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作品评述

【注释】

①赵晋臣:赵不迂,字晋臣,是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阁学士,故以敷文称之。
②僝(chán)僽(zhòu):折磨的意思。
③醇酎(zhòu):浓酒。
------------------------
 ①作期同上。赵晋臣:见前《归朝欢》(“我笑共工缘底怒”)注①。  赋花惜春,婉约明丽,质朴俚俗,堪称雅俗互济。一起赋昨日之春,拟人比喻并用,想象出人意表。“甚无情”以下,写出今日落梅遍园景象。下片承上写春归,又由春归难留而忆及日前送春情景。拟将片片落红酿作一江浓酒,设想奇丽。
  ②“昨日”三句:言昨日春光浓郁,梅花灿烂怒放。学绣:初学绣花。
  ③“甚无情”三句:言老天怎忍心教风雨把梅花摧残。甚:真。下得:忍得。僝僽(chánzhòu禅宙):折磨。
  ④“向园林”两句:言落花满园,如红毯铺地。地衣:地毯。绉:绉纹。
  ⑤“而今”两句:春天不肯久驻人间,如荡子不以离别为念。
  ⑥“记前时”四句:去年送春,落花泛波,似把浩荡春水酿成一江醇酒。醇酎(zhòu宙):浓酒。
  ⑦“约清愁”两句:约“清愁”岸边相见。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评解】

这是一首新巧别致的送春词。作者有感于眼前的花落春残,以拟人化手法,形象的
比喻,描写了春天将逝,春花难留而产生的愁绪。上片回忆昨日春光烂漫。下片抒写今
日春光难留。全词委曲细腻,柔情似水,绮丽婉约,色彩秾丽,比喻新巧,别具特色。

【集评】

《唐宋词选析》:辛弃疾既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是才情横溢,富有创造性的诗人,
他把铮铮侠骨,烈烈刚肠,以婉约的语调出之,柔情似水,色笑如花,把豪放与婉约冶
为一炉。这首《粉蝶儿》绮丽婉约,同他壮声英概的豪放词比起来,确实别有情味,展
现出辛词风格的又一方面。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比拟形象,语言生动,风格婉约,在辛词中别具
一格。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粉蝶儿》起句云:“昨日春如十三女学绣”;后半
起句云:“而今春如轻薄荡子难久”,两喻殊觉纤陋,令人生厌。后世更欲效颦,真可
不必。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其实两喻是不纤也不陋的。不仅比喻的本身不陋,其含
义也颇耐寻味。也是新颖、别致而形象化的。
---------------------------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的词以豪放而著称。但是这首《粉蝶儿》却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另外一面。这是一首词人有感于眼前落花春残而写的一首抒发惜春情绪的词。
古典诗词中,以“落花”为题的词 ,并不少见,但许多是无病呻吟的平庸之作,佳作并不太多。辛弃疾这首《粉蝶儿 》,不论是意境或语言风格,都能打破陈套旧框,在落花词里,可以算是一阕别开生面的绝妙好词。这首词是作者有感于眼前的花落春残而写的一首抒发惜春情绪的词。从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来看 ,在宋词中是很常见的 ,但它的表现手法却很别致。全篇通过“昨日”与“而今”春光的对比,用巧妙、新颖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阶段的春日景象,委曲地抒发了诗人爱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开篇以十三岁小女儿学绣作明喻,礼赞神妙的春工,绣出象蜀锦一样绚烂的芳菲图案 ,“一枝枝不教花瘦 ”,写出了花的繁盛 ;突然急转直下,转入落花正面。好花的培养者是春,而摧残它的偏又是无情的春风春雨。(词中的“僝僽”,原意指恶言骂詈,这里把连绵词拆开来用,形容风雨作恶。)于是,用嗔怨的口气,向春神诘问。就在诘问的话中,烘染了一幅“残红作地衣”的着色画,那被风雨摧残的花瓣,纷纷飘落在地,好像是为园村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地上的落红如此之多,那枝头的残花还有几许,也就可以想见了。下半阕“而今”一句跟上半阕“昨日”作对照,把临去的春光比之于轻薄荡子,紧跟着上句的“无情”一意而来,作者“怨春不语”的心情,也于言外传出 。“记前时”三句又突作一转,转到过去送春的旧恨。这里 ,不仅春水绿波都成有情之物,酿成了醉人的春醪 ,连不可捕捉的清愁也形象化了,通过“候春”来表现爱春惜春感情,使表现的感情更加强化。正因为年年落花,年年送春,清愁也就会年年应约而来。就此煞住,不须再着悼红惜香一字,而不尽的余味,已曲包在内。
辛弃疾的这首词,与一般的“落花”词一样,其基调也是哀婉的 ,但是,作者在写惋春惜春的同时,又通过“候春 ”,表现出对大地春回的热切期望,失望中含有希望,感情由哀婉趋于开朗,而词笔于柔韧中见清劲,不是艺术修养达到升华火候,是不能办到的。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寒士把茆聊盖头,岂假山水寻清幽。偶然驻足得胜地,造物所赋非人谋。有山无水清晖减,有水无山爽致卑。流水青山屋上下,此妙唯许坡公知。

粉蝶

烨烨瑶芝玉洞开,冥冥紫气自东来。拂衣海上携龙杖,抱膝云中养鹤胎。

粉蝶

暂往春园傍。聊过看果行。枝繁类金谷。花杂映河阳。自红无假染。真白不须妆。燕送归菱井。蜂衔上蜜房。非是金炉气。何关柏殿香。裛衣偏定好。应持奉魏王。

粉蝶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载酒酡杨颜,课饭饱桑腹。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粉蝶

飘零吾老矣,诗酒得斯人。邂逅干戈际,殷勤骨肉亲。锦囊元纸俗,琼树旧无尘。归棹荷花里,从谁问玉津。

粉蝶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粉蝶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皙皙,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粉蝶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粉蝶

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自嫌到了无仙分,已踏金鳌跌下来。

粉蝶

花露妍朱朝点易,药炉分火书焚香。道人不管世间事,自觉间中日月长。

粉蝶

一自风尘没泗滨,英遗何敢漫嶙峋。崩腾直自天边落,拳握空夸席上珍。好事了知真是癖,倾家务买不论贫。不来俗客仍须钥,夜半负舟端有人。

粉蝶

金谷游情,消磨不尽。软红香里双鸳印。兰膏步滑翠生痕,金莲脱落凌波影。蝶径遗踪,雁沙凝润。为谁留下东风恨。玉儿飞化梦中云,青萍

粉蝶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

粉蝶

一生到处贾胡留,身属官仓不自由。白首归来更何恨,十年烂醉石帆秋。

粉蝶

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城昏晚鸦集,江静野鸥飞。何日赋招隐,行吟傍钓矶。

粉蝶

人墨两相磨,此语昔贤叹。平生几两屐,何用积不散。未忘文字耳,四宝且同案。陶泓有润泽,毛颖称词翰。论交楮先生,相厚不相贯。直须造玄默,乃可发三粲。南山太古松,盈壑凌霄汉。煤珠贵轻远,胶结要坚捍。修圭及圆饼,脱手千金焕。寄君亦何意,往作文房伴。君子万卷读,胸次

粉蝶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粉蝶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泝午潮。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粉蝶

微疾经旬近药囊,往来巷陌未全妨。时时小雨知春近,处处闲身觉日长。林外鼓歌闻赛庙,怀中茶饼议租桑。两京梅发今何似?送老流年只自伤。

粉蝶

任官自古惟贤材,天子耳目寄外台。祥刑所击切民命,可不於此钦恤哉。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自来岩谷多啸聚,屡遗使者殓渠魁。今幸田里各安业,毕竟习俗怀阴猜。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论不平良善灾。民强官弱亦已久,往往州县翻低回。

粉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