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狂客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作品评述

《四明狂客》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毫端偶集一微尘,
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
更求敕赐枉天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狂客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首句"毫端偶集一微尘"意味着诗人的生活和行为只是一粒微尘的事情,微不足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与这个世界相比微不足道。

第二句"何处溪山非此身"表达了苏轼的思乡之情。溪山是自然景观,诗人渴望离开尘世的喧嚣,回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非此身"表示他的身体并不属于这个纷扰的人世间,他的心灵属于自然。

第三句"狂客思归便归去"表达了狂客对归乡的渴望和决心。狂客是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旅行者,他们不受世俗规范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行走。诗人表示他渴望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摆脱一切束缚。

最后一句"更求敕赐枉天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天真纯净生活的向往。"敕赐"表示期盼皇帝的赐予,"枉天真"意味着追求那种不受拘束、纯真无邪的状态。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他希望能够像狂客一样,摆脱一切束缚,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纯真和自由。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展示了他对自由与纯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霜风猎猎扫平野,沙头蓁翳净如燖。淮津斜转龟山麓,云汉微分雁塔尖。篱落梅梢春点点,庭除松影月纤纤。禅家况是不羇友,问讯勤来想未嫌。

山城春强半,雨脚乱如麻。润麦还伤麦,催花又落花。闲来尤岁事,老去惜年华。卧听空檐滴,应无梦到家。

七日阴霾事可知,楼船鱼贯果谁为。人心自感兴元诏,天意难同建武时。黄屋朔风那有济,角巾东路觉无期。公为万古网常计,儿女拔船不暇悲。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一虎弭耳行,一虎立而顾。猛鸷乃天资,亦尔相媚妩。媚妩尚眈眈,况复逢其怒。吾闻宣城包,今古称独步。投老笔愈精,利牙爪可怖。方其欲画时,闭户张绢素。磨墨备丹彩,饮酒至斗许。解衣恣盘薄,手足平地踞。顾眄或腾拿,窥之真是虎。捉笔一挥成,神全威不露。此其真是欤,为我

危石参差上霄汉,中涵万壑冰玉清。与谁流出洗尘滓,遗我一林风雨声。

开门无一事,终日饱看山。石罅鸣流水,翻惊响佩环。

雨不成游布路归,逢花值柳倍依依。朝来赖饮三杯酒,醉卧西斋书掩扉。

有赫刘公,心在王室。气吞强敌,忠贯日月。九鼎既沦,四溟荡潏。公如山岳,万仞屹屹。富贵莫诱,威武莫屈。仗节而死,无愧委质。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

村落家家有酒沽,黄童白叟醉相扶。恨无韩滉丹青手,更作丰年几幅图。

晓溪烟曳缕。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桃花破冰渚。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沿吴溯楚。记孤烟、相对夜语。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离肠最苦。思君意,渺南浦。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访旧回兰桡,风光适和煦。卷帷望春山,几处含残雨。偶尔携一樽,欢焉阅众甫。清言兼古今,满引无宾主。桃花笑欲言,鸥鸟翔可取。烟波娱性灵,逝将友渔父。

女萝寄松柏,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肃肃羊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居贤。皎日不留景,良时如逝川。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翠袖洗朱粉,碧阶对绮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寄羡蕣华木,荣名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希君旧光景,照妾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天际孤帆难驻,柳外香軿望断,云雨各西东。回首重城远,楼观暮烟中。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月下一樽芳酒,凭阑几曲清歌,别后少人同。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

朝愁暮愁愁不已,生为愁人死愁鬼。百禽唯尔尤可喜,劝我移住醉乡里。刘伶毕卓善自谋,生前死后不识愁。

彼哉言者固云云,老矣归欤敢自文。不可以风霜后叶,何伤于月雨余云。性情与物常为一,鸥鹭容吾便入群。古道从来得今笑,天相知外任纷纷。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新添九桂丛芳茂,帝发一枝花更荣。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