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

落日维舟处,沙头望眼平。
牛羊分陇下,灯火隔林明。
人散村墟静,溪寒风浪生。
渔翁醉眠稳,小艇任斜横。

作品评述

《晚泊》是宋代诗人蔡幼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泊
落日维舟处,沙头望眼平。
牛羊分陇下,灯火隔林明。
人散村墟静,溪寒风浪生。
渔翁醉眠稳,小艇任斜横。

译文:
太阳落下时停泊,沙滩上眺望一片平静。
牛羊分散在田野间,灯火透过林木明亮。
人们离开村庄,寂静无声,溪水寒冷,风浪涌起。
渔翁醉酒沉睡安稳,小艇随波斜横。

诗意和赏析:
《晚泊》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的景象,通过对自然、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落日维舟处,沙头望眼平”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写出了太阳落下时船只停泊在沙滩上的情景,远处的水面平静如镜。

第二句“牛羊分陇下,灯火隔林明”通过描写田野中分散的牛羊和灯火透过林木的明亮,展现了夜幕降临时农村的宁静与温暖。

第三句“人散村墟静,溪寒风浪生”表达了人们离开村庄后的静谧与孤寂,溪水寒冷,风浪涌起,暗示了人生的波折和挑战。

最后一句“渔翁醉眠稳,小艇任斜横”描绘了一个渔翁醉酒后平稳地沉睡在小船上的情景,小艇随波斜横,传达出一种无所畏惧、顺应自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痴迷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平淡而真实,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受,同时也启示人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时,要保持一种豁达、从容的心态。

作者介绍

蔡幼学(1154-1217),寿64岁,字行之,瑞安新城人。1172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懿,病逝京都,归葬永嘉洋岙山。他是永嘉学派巨擘陈傅良的弟子,关系密切,学术观点相近,遂成为永嘉学派继承者。

蔡幼学的生平

  年青时曾从师陈傅良。两人是同乡,志趣相投,且都负文名。一时“声价喧踊,老旧莫敢齿列。”十八岁时,应礼部试,考取第一名。后几次选拔,文皆过于师。

  一回孝宗亲自策士,拟将幼学列为首选。廷对时,这位初生之犊却说,“陛下资虽聪明而所存未大,志虽高远而所趋未正,治虽精勤而大原不立。即位之始,冀太平旦暮至。奈何今十年,风俗日坏,将难扶持;纪纲日乱,将难整齐;人心益摇,将难收拾;吏慢兵骄,财匮民困,将难正救。”孝宗看罢四个“将难”对策,心中不悦,宰相虞允文尤恶之。幼学遂而下第,遣为广德军教授。

  过了几年,当时执政荐他入朝,孝宗也答应,问“年几何矣?何以名幼学?”参政施师点答,“孟子云,‘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故幼学其名,行之其字”。孝宗伫思良久慨然道,“今壮矣,可行之已。”即授予敕令所删定官。幼学入朝,适温州大水,为解百姓之困,上疏请求赈济,朝廷从之。

  光宗立,以太学录召,改授武学博士。逾年升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又过数年,宁宗即位,幼学得器重拟要进擢。时宰相韩侂胄用事,为排除异己,施行“伪学”之禁。蔡幼学与朱熹、陈博良、叶适等五十九人,尽入“伪学”查禁之列,“并令省部籍记姓名,与闲慢差遣。”幼学见京中朋类将散,自己也被罗织,便力求外补。遂而特除提举福建常平,外放至福建。当时朱熹居建阳,幼学每事咨访,又被御史刘德秀劾罢,任闲职凡八年。

  嘉泰二年,“伪学”之禁渐弛,幼学起如黄州。旋又召为吏部侍郎,再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皆权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为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承办文书和起草诏令官员,位较重。侂胄诛后,余党尚塞正路,幼学次第弹劾,窜黜尤众,号称职。嘉定间,幼学除龙图阁待制、知泉州,旋又进福建路安抚使。在任关切民瘼,敢为民请命。当时提举司命令百姓以田高下藏新会子,若不如令,便要抄没其资产。新会子是纸币,因滥发而价值大跌,同时又不能作交纳赋税用。幼学愤然,“罔民而可,吾忍之乎!惟有去而已”。要求罢去这坑民之苛令。

蔡幼学的诗词特点

  清代苏广蘅塘退士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里没有一首瑞安人的诗,但是,晚清大词家朱孝臧(祖谋)编的《宋词三百首》里却有温州瑞安人的作品,它便是蔡幼学的《好事近·送春》。这也是该书中惟一入选的瑞安籍作者的词。

  蔡幼学不但是永嘉学派的重要人物和南宋时力主抗金的爱国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但为其在学术上和政治上的光辉业绩所掩盖,他在《宋史》中被编入《列传·儒林》之目。因此,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虽然他的散文、诗、词都写得很好,很有自己特色,但保存下来的文学作品却非常少。他的《育德堂集》、《西坦集》早就失传。现在我们能读到的只有五言的古体和律诗6首,及被朱孝臧编入《宋词三百首》里的《好事近》词一首。

  从这些被保留下来的7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蔡幼学的诗风朴实,平易近人,不刻意雕琢,无艳丽虚浮之辞。他虽与“永嘉四灵”处于同一个时代(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又生活在温州地区,但诗风与“四灵”迥异,而又与“江西诗派”不同。他写诗不猎奇,不立异,不用典故,不发议论。现存的6首诗和1首词都是用白描手法,平易的语言,记述眼前之情之景,能于细微处写出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善良和纯真。孙锵鸣在他的《东嘉诗话》中说“蔡幼学之诗‘冲和粹雅’,置之《止斋集》中,亦不能辨。”的确,笔者也觉得他的诗风受其业师陈傅良影响很大。

  其次也可以发现蔡幼学诗词的思想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处处体现出儒家面对现实的入世观念。正如叶适在《蔡幼学墓志》中所写的:“公幼以文显,无浮巧轻艳之作。既长,益多阐教化、养性情,花卉之炫丽,风露之凄爽不道也。”其诗在写景中常闪耀着哲理光辉,抒情中不忘勉励之语。譬如他的《早至湖心小园》的这首五言古诗:“凉月在木末,我行出林坰。林坰何所事,爱此朝气清。池荇浥风露,洒洒醉梦醒。来禽俯清泚,相照脸色赬。悠然到瓜田,钩蔓亦轩腾。万物咸得宜,吾生亦何营。”本来是记游写景之作,但经过他的笔触,却使人们看到的万物都呈现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引人奋进的色彩。

诗词推荐

这回相见不无缘,满院风光小洞天。一剑当空又飞去,洞庭惊起老龙眠。

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浑身总是眼,还解识人无。

小市湖桥北,幽居石棣西。蒲深姑恶哭,树密秭归啼。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平生汗简手,投老惯扶犁。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好梦才成又断。日晚起、云亸梳鬟。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红柱溪桥波平岸。画阁外、落日西山。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眼。

水国云乡,冰魂雪魄,朝来新领春还。便未怕、天暄峰蝶,笛转羌蛮。一树垂云似画,香暗暗、白浅红班。东风外,清新雪月,潇洒溪山。应是飞琼弄玉,天不管、年年谪向人间。占芳事,铅华一洗,红叶俱残。多少烟愁雨恨,空脉脉、意远情闲。无人见,翠袖倚竹天寒。

雨意阴连日,秋容淡满溪。水穿平野断,去截远山低。客路朝昏畏,村墟卯酉齐。傅闻近湖北,渐喜脱江西。

晓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

荣辱心中总不疑,因公环召独成诗。只愁相见无多话,不似寻常梦里时。

倚著栏干句便豪,我来登览奈愁何。山河一半无收拾,却道东南景最多。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

弓疲矢尽三千里,节弊衣穿十九年。流落天涯有离别,当时谁拟画图传。

王孙乘颢气,九万里空洞。春风吹玉唾,点点成彩凤。不惟仆命骚,直恐无雅颂。暮归阿{上弥下女}嗔,奴辈锦囊重。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汗漫可以期,列缺可以至。岂不高且远,未足语超诣。至人司重玄,妙境此融会。无声亦无臭,万象於我备。不必八柱承,不必二极系。曾城九重居,俨若具乎内。於焉以泮涣,其乐浩无际。气凝而社化,举步六合外。乘轮阆风行,税驾丹丘憩。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混然吾太虚,游是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辛苦关西车骑官,几年旌节客河兰。金泥舞虎精神暗,银缕交龙气色寒。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犹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