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
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
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
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

作品评述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是明代刘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
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
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
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诗词的中文译文: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和夏太常仲昭同为官十年,居住在京城。
只有我独自了解他的高尚情操。
箫声和管声隔着云彩传来,春天的宴会正在举行。
佩环的声音伴随着月亮升起的早晨。
墨汁在东方的丝绸上翻涌,竹子成千上万地摆动。
灯光微弱,透过西窗照亮几局棋。
谁说回到田园生活就没有快乐?
胜游常常陶醉于习家的池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珏挽词之一,表达了对夏太常仲昭的追思和赞美。夏太常仲昭与刘珏是同僚,他们一起在京城任职了十年。刘珏说自己是唯一了解夏仲昭高尚情操的人,暗示夏仲昭的品德和才华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诗中描绘了一系列景象,展示了夏仲昭的风采。箫声和管声从远处传来,意味着春天的宴会正在举行,而夏仲昭竟然能通过隔着云彩听到这美妙的音乐,显示了他的敏感和聪慧。早晨,佩环发出的声音与月亮升起的时刻交织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对夏仲昭早起勤奋的赞美。

诗中还描述了夏仲昭的生活场景。墨汁在东方的丝绸上翻涌,象征着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住所的灯光微弱,透过西窗照亮几局棋,暗示他对于文化雅趣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刘珏对夏仲昭归田生活的羡慕,认为回到田园生活仍然能够找到乐趣,而夏仲昭在习家的池塘里经常酗酒陶醉。

整首诗以夏仲昭为中心,通过描绘他的品质、才华和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中展示了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诗词推荐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歌阕一尊清昼长,曲池小景晚风凉。波微动处见鱼戏,荷半开时过雨香。

声华籍籍祖风存,况佐风流谢使君。健笔想无诗债负,漏巵应少酒知闻。趣装剑懒从人借,谒庙香非为已焚。好对前山思节俭,夷齐饿死舜耕耘。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

群盗常山蛇势如,一偷捕获十偷挟。十偷行赂一偷兔,百姓如何柰得渠。

丹阳贤使君,高谊今所无。铃斋有余閒,遥忆耕田夫。满船送美酒,盛事惊道途。客来即留醉,不用倩行酤。

世臣本非乔木,故笏真是甘棠。奕叶钧枢翰墨,宝章何愧诸王。

弹我清风弦,酌我明月樽。栖迟元佑鬼,零落伊水魂。金玉百世师,丹青几代孙。水雪耀荒谷,云雾迷空村。斯人阨衰世,吾道谁与论。仙人白石溪,夫子青山根。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倾自天来。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南指闽山犹万里,远人归兴正无涯。

卿爱落雁姿,侬爱飞龙骑。日暮别挥鞭,男儿何意气。

一蓂呈秀,近迎长佳节,拟书云物。隐隐虹桥天际下,光照梅仙丹壁。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一时篇翰,并游俱是魁杰。长记怀燕良辰,华堂称庆,皓齿清歌发。自暖杯中须缓举,莫放金炉香灭。事业伊周,功名韩白,未到星星发。九天有诏,蓝田□□风月。

足下复不第,家贫寻故人。且倾湘南酒,羞对关西尘。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

丰碑喜瑞熟摩挲,后至深惭拙政多。鲁国不闻三月治,渔阳敢说两岐歌。年丰今日鱼旟梦,农兆前村鹳鹊窠。又见东阡西陌雨,倚楼遥望湿轻蓑。

策马水头值此翁,恐成鸿燕啬相逢。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淡月一帘清坐处,高风千载慨歌中。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兹游良邂逅,吾道未逶迟。斗野横双剑,牛津直两旗。此风应小住,明日便相思。输与君家近,扶桑五色曦。

雨不成游布路归,逢花值柳倍依依。朝来赖饮三杯酒,醉卧西斋书掩扉。

寥寥无异辙,密密去玄功。月转芦花岸,水秋吞太空。欲识诞生王子父,鹤腾霄汉出银笼。

斋余睡兀兀,占尽檐前日。不与一瓯茶,眼前黑如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