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作品评述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中文译文:
夏天出现在东北方,从天堂经过中街。
红光透过厚重的云层,郁蒸使人无法开窗。
苍天已经很久不再有雷声,岂非命令失常?
雨水降下却不湿润万物,良田起飞沙尘。
飞鸟在炎热中苦死,池塘的鱼河床干涸。
万人仍然闲逸悠然,举目只见野草丛生。
直至今天大河以北,已变成虎豺的栖息地。
浩荡的胸怀想起幽州的景象,王师人在何方?
对食物也无法胃口,我的心情并不愉快。
凄然地,仿佛回到了贞观初年,难以寄托希望于后代。

诗意和赏析:
《夏日叹》是唐代杜甫的一首抒发愤怒和失望的诗。诗人以夏日炎热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社会和时代的不满。

诗中的夏天炎热难耐,红光透过厚云,暗示着社会不公、压迫和黑暗的现象。诗中描述的挥之不去的炎热、长时间不下的雷雨和干涸的鱼塘,都象征着社会的逆境和人民的苦难。而诗人眺望大河以北,认为那里曾是整个国家的繁盛之地,如今却变成了充斥着虎豺的荒地,意味着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带来的混乱和不幸。

诗人借夏日之热喻指社会的症结,通过热物无法滋养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时局的忧虑和愤怒。诗人提到贞观初年,暗指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的安定繁荣,难以期望后代能够再次达到那样的盛世。

整首诗以夏日的炎热为基调,通过描绘热带夏日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社会局势和人民命运的担忧和不满。诗中充满着愤怒和失望,将消极和悲观情绪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思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人孰炎寿,寿莫如德。日新又新,终古不息。学以明之,先正我心。所欲既寡,山崇海深。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

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散水麝,小池东。乱一岸芙蓉。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梦念远别、泪痕重。淡铅脸斜红。忡忡。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销镜中。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

陶潜一县令,独饮仍独醒。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秔。我今号为二千石,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请君莫笑银杯小,尔来岁旱东海窄。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故园松菊,归步月明。萧然独往,百世之英。

后进无因见老成,一觇风采快平生。南来幸有同寮契,西去宁无惜别情。五载官联亲懿德,远夷君长慕清名。明时用取真才具,休使诗声只自鸣。

镜破何年合,珠沈几日还。空明歙溪石,行列婺州山。雁泊宵仍警,虫哀夜不閒。传呼语舟子,移楫近前湾。

一种江梅,偷传春信,夜来先绽南枝。嫩苞寒萼,妆点缀胭脂。雪里浑迷素质,明月下、惟有香肌。山村路,人家舍窄,低亚水边篱。偏宜。寿阳女,新妆淡淡,粉面曾施。更胡笛羌管,塞曲争吹。陌上行人暂听,香风动、都入愁眉。音书杳,天涯望断,折寄拟凭谁。

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那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才及长成,即求配耦。稍得其资,复营南亩。自瀑自弃,有同游手。

文章迩来气焰低,圣经颇遭余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默坐焚香尽自佳,莫随俗眼乱空花。古今人物不相及,元只中间隔一些。

花担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自昔金陵幕,周旋未尽能。凄凉论阀阅,突兀擅声称。直己堪从事,公言不负丞。嗣当蜚鹗牍,留眼看依乘。

胥悲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後辈苦前轻。

有果产西裔,作花凌蚤寒。树繁碧玉叶,柯疊黄金丸。上都不可寄,咀味独长叹。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