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水)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
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
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
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作品评述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水)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
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
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
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中文译文:

上善如湛然的秋天,恩泽之波洒满皇帝的智慧。
谩言滋生危险的波浪,如何能欢畅地见到安宁的流水。
漂泊远离星辰的船只,清澈的月光如丝浮动。
汹涌的离愁中对饮,乘舟而入洛阳,被誉为仙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陈元裕为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的诗,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他的期望。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描绘出景色和情感。

诗的开头以秋天作为象征,喻示了上善如秋的美好境界。接着,诗人用“恩波洽帝猷”来形容德林郎中学士受到皇帝的恩宠和智慧的滋润,表达了对其功绩和才能的赞赏。

接下来,诗人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埋怨和期望。他说谩言滋生危险的波浪,暗示了现实中的是非和困难,然而又问如何能见到安宁的流水,表达了对德林郎中学士能够远离是非,找到平静和安宁的期望。

最后两句以船只和月光为意象,描绘了德林郎中学士的漂泊和离愁,但又表达了对其能够乘舟入洛阳,被誉为仙舟的祝福和期待。

整首诗以秋天、波浪、船只和月光等意象为主线,通过对比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德林郎中学士的祝福和期许,同时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推荐

昭代英髦盛,文儒气数还。天明黄道日,地重紫阳山。斗食三年内,孤灯午夜间。晦翁元不死,鑽仰定睎颜。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赴县是还乡,途程岂觉长。听莺离灞岸,荡桨入陵阳。野蕨生公署,闲云拂印床。晴天调膳外,垂钓有池塘。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眉黄近,

东风吹梦春酲恶。琐窗淡淡花阴薄。一夜曲池平。小窗云样明。绿轻眉懒晕。香浅罗衣润。未见海棠开。卷帘双燕来。

上林春更好,宾雁不知归。顾影怜青籞,传声入紫微。夜陪池鹭宿,朝出苑花飞。宁忆寒乡侣,鸾凰一见稀。

家在河阳路入秦,楼头相望祇酸辛。江南满目新亭宴,旗鼓伤心故国春。仙掌倚天频滴露,方诸待月自涵津。荆王未辨连城价,肠断南州抱璧人。

酒渴爱江清,馀酣漱晚汀。软莎欹坐稳,冷石醉眠醒。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漆点两眼,雪丝半头。嗒然亡耦,转处还幽。一等高闲兮余云敛霁,十方清白兮片月摩秋。

鸡犬无声天地死,风景不殊山河非。妙莲华开大尺五,弥勒松高腰十围。恩仇恩仇若相忘,翠羽明珠(衤两)裆。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润逼疏棂,寒侵芳袂。梨花寂寞重门闭。检书翦烛话巴山,秋池回首人千里。记得彭城,逍遥堂里。对床梦破檐声碎。林鸠呼我出华胥,恍然

北耗而今杳不知,路傍羽檄走无时。自怜满镜星星发,羞见官中募士旗。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石火电光中,异竟什麽处世哲学。所得能几多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

周颂岐阳鼓,秦铭泰岳碑。览观明古镜,推测妙神蓍。真复登三事,何如赋万诗。江湖频作郡,棠荫有人知。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庵枕青溪四面山,炉烟未断日初残。高僧丈室修然静,案上楞严久不看。

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熔。今闻榱栋复华壮,大阁渠渠出波上。南徐别乘简且闲,下马岸傍呼画舫。永日江风不畏入,楫师猱狞欺白浪。衣上京尘莫厌多,斗擞中流云在望。

谌旴二母毕从姑,各献蟠桃曳紫裾。共把我公游咏处,从头善倾满阶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