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
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作品评述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注释

⑴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
⑵限:界。这句说,千里长江,雪浪翻滚,风起云涌,一望无际,但南北界限分明。
⑶逾:越。
⑷人谋:指大臣的谋略。
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骂北朝人为索虏。吞噬:吞食。这几句说,长江的天险难以越过,而大臣的谋略又能制止强敌,北方的秦王苻坚难道能够倂吞东晋吗?
⑹阿坚:即秦王苻坚。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⑺倏忽:极快的意思。
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采取了积极抗敌的战略措施。
⑼颐:面颊。颐指:形容指挥进退皆如人意。
⑽八千戈甲:指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争渡淝水,击杀秦兵。
⑾蛇豕:大猪和长蛇,比喻贪暴残害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注:”言吴贪害如蛇豕。“
⑿弭:弓末梢,用骨头做的,用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鞭弭:指驾车前进。周旋:辗转相从,这里是交战的意思。晋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时,说过:“左执鞭弭“和”以与君周旋“的话。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⒀麾动:这里指战旗招展。
⒁北军:秦兵。这句说,坐谈之间,北方秦国苻坚的军队顺风倒下,很快被打败。
⒂鸣鹤:即风声鹤唳。秦国军队大败后逃跑,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见《晋书·谢安传》。
⒃王师:东晋的军队。
⒄晋祚:东晋的皇位。
⒅烝民:众多的百姓。
⒆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猃狁(音险允,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使周室中兴。这句说,周宣王使周室中兴的美事,并不是专有的,东晋谢安等以弱势战胜强秦,使晋朝转危为安,也是值得赞美的。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鉴赏

  此为咏史之作。词中以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借古喻今,颂扬历史英杰的丰功伟绩,期望自己能为南宋抗金大业建立功勋。词中叙事不少,也有议论,但不乏形象之生动。长江之险壮,鏖战之激烈,都写得有声有色。

  上片写淝水之战的地理环境和东晋方面的运筹准备情况。开篇极写长江“天险难逾”,加之“人谋克壮”(指人的谋略宏伟远大),使北方强敌无奈我何。接着便用淝水之战的史实为证。《晋书·谢安传》记载,苻坚军队南下时,谢安领导抗击,非常镇定,处理规画很得当。前方谢玄等击败苻坚军队后,“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谢安面对投鞭可以断流的百万雄师,而能沉着镇定,运整个战局于股掌之间,从而取得“破强敌”的伟大胜利。

  词之下片着重写淝水战役中的“奇伟”场面。《晋书·谢玄传》记载:谢玄与谢琰、谢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与秦军决战淝水南,杀秦军大将苻融(苻坚弟),苻坚也中流矢,秦军溃败,死者不可胜数。余众弃甲宵遁,听到风声鹤唳,认为是晋的追兵来到,惊惶万状。下片内容,大致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的。“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谢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冲杀数十倍于己的大敌,此“奇伟”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晋军与强敌周旋,“旌旗麾动”,便使北军望风披靡,指挥何等英明,将士多么善战,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势,此“奇伟”之二也:“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生动描绘了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丧胆情景,反衬了晋军出奇制胜,取得历史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此“奇伟”之三也。最后三句赞美淝水战役的胜利,使晋朝延长国祚,广大民众得到庇护,这一辉煌的功业,即使《诗经·小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之功,也不能专美于前。

  此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除此词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咏史词。这些词,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沉雄遒劲的风格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而为世人称道,李纲仅存的五十余首词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诗见本书魏野一○。解城条山联句

长江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

长江

别来鱼雁半浮湛,一日掀杯酒便深。照水颜容皆俗老,荫门槐竹尽成阴。驱山塞海成何事,饭糗羹藜只此心。但原岁丰人共乐,扶筇有兴即相寻。

长江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长江

吉水江头系客舟,缅怀丞相旧风流。堂堂大义勤王日,耿耿孤忠就死秋。北伐自期终复汉,东征谁谓竟亡周。一身独任纲常责,肯戴南冠学楚囚。

长江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长江

往年一上岳阳楼,西风倏忽四十秋。诗牌高挂诗两首,他人有诗谁敢留。其一孟浩然,解道气吞云梦泽。其二杜子美,解道吴楚东南坼。浩然诗不多,句句尽堪传。天下诗人推老杜,老杜又专推浩然。我亦尝遨江汉边,梅花腊月犹年年。一句新诗学不得,谩饱槎头缩项鳊。雪天谁写诗穷状,

长江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长江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长江

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长江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长江

捩柁怜三老,开船捣石尤。睨阳忽自炤,阴霭未全收。得食鸱鸢啸,经时橘枳秋。孤舟且飘泊,吾道任悠悠。

长江

玄功复禹迹。至德去汤罗。玉关亭障远。金方水石多。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鸾旗历岩谷。龙穴暂经过。西老陪游宴。南风起咏歌。庶品蒙仁泽。生灵穆太和。微臣惜暮景。愿驻鲁阳戈。

长江

曾第飘飘赋,仍劳冉冉趋。叹时三嗅雉,倦别一飞凫。句簿虚公几,迎浆溢里壶。异时赍阀阅,明陟在丹涂。

长江

乌藤黄葛一山癯,万事从人笑阔迂。作计尚余诗气习,遣閒须著睡工夫。

长江

中有桃源天地宽,杳然溪照武陵寒。莫言洞府无由入,试向桃看背后看。

长江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嗟人生之短期,孰

长江

东风蒲柳满江津,杯酒离亭暂别君。春事又随红紫老,人生每似燕鸿分。榕亭雨过闻莺语,桑海天青见鹤群。东府仙人应握手,三神高处望红云。

长江

巑屼列千峰,一柱屹翘楚。回复蕴奇秀,有此云霞所。岩封五里雾,松撼半天雨。深知境未穷,正欠惊人语。

长江

出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选佛若无如是眼,假饶千载亦奚为。

长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