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百八塔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
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
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作品评述

咏百八塔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八塔,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数而名。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东麓,黄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该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说建于西夏时期),背山面河,依山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数12行排列,形成总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第一座塔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塔心正中立一木柱,内填土坯,外砌青砖,涂白色。塔顶为宝珠式,塔身如覆钵状、鼓腹尖锥状、葫芦状、宝瓶状,塔座均为束腰八角须弥座。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间,因取半岛南端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意,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
⑶灭渡:佛教语,亦作“灭度”。谓僧人死亡。梵语涅槃、泥洹的意译。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语。此用为对自己诗作的谦称。
⑺百八浮图:即一百零八塔。浮图: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弯曲的地方。
⑼蜜顿:蜜,似应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扬身、口、意“三密相应”和“即身成佛”。顿,顿悟和顿渐,是佛教禅宗的两种修行方法。金刚杵:密宗用为护法摧魔的法器,亦称“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
⑽舍利: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词。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等表达事物的真相,总不免有所增减,不能恰到好处。要表示其真实,只能用“照那样子“的”“如”来作形容。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将它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之称,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弥陀佛”。 周遭:周围。

作者介绍

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俞益谟的生平

  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当俞益谟回到家乡“后选”之时,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叛清自称“周王”。陕西提督王辅臣、固原道陈彭等同时宣布反清,与吴三桂南北遥相呼应。一时间,陕甘许多重要城池被反清军攻占,清朝在西北的统治岌岌可危。此时宁夏兵将大多调征四川,“留者什之一二,人情惶迫,众议纷纭。”俞益谟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西北大局动摇的关键时刻,参加到宁夏总兵官陈福部下。在平定宁夏兵变的勘乱中表现忠勇,事平论功“授柳树涧堡守备,”成为清军一名下级军官。陈福死后,清廷任命天津总兵官赵良栋到宁夏处理善后,首任宁夏提督。康熙十九年(1680年),宁夏和整个西北大局平定以后,清廷命赵良栋率部入川对吴三桂叛军作战,俞益谟随赵从征。又因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破格赏“加一十七等,授左都督,管达州游击事”,并“摄顺庆郡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任广西郁林参将,三十一年(1692年)再升两江督标中军副将。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方蒙古准噶尔部叛乱首领噶尔丹,再次举兵南犯,宁夏地区成为征讨噶尔丹的军事前沿阵地和军需、兵源的补给基地,一时间各路大军云集宁夏。这年冬季,康熙皇帝召见了俞益谟,赏赐“五爪龙袍、龙缎”,命他回宁夏参加征讨噶尔丹军事行动。他在宁夏参予办理一段粮运之后,就率部担当征讨噶尔丹大军的前锋,在杀敌战斗中屡屡建功。三十五年(1696年)春,被康熙再次召见,升任大同镇总兵官。次年春,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在赴宁夏阅兵途中,路过大同和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康熙巡视山西五台县射虎川时,又两次受到召见。康熙皇帝前后赏他很多御用珍品,还亲笔仿米芾和赵孟頫的字体,给他题书“焜耀虎符”四个大字。在当朝文武大臣中,享受如此“频频宠渥,浩荡难名”,可算荣殊恩极了。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湖广提督林本植所部标兵哗变,朝廷“以俞益谟为湖广提督”,授权“提督湖广全省军务,统辖汉土官兵,兼军卫土司,控制苗彝,节制各镇总兵官,左都督加六级。”他只带领少数亲信官兵,驰驿湖南,“仅半月,驰抵武陵,镇定哗卒,”妥善处理完兵变善后事宜。同年八月,又抚平“红苗作乱”事件。在湖南任间,曾“多所建白,皆合戎政机宜。其谈兵料敌,言无不应。赵勇略、王奋威诸宿将,并称其能。”甚至当时“廷臣众荐,才兼文武,堪应总督之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月,他与湖南巡抚赵申乔发生矛盾,抚督相互参劾。康熙皇帝对于两位镇抚封疆大员的失和攻讦十分生气,认为“有乖大体”,一怒之下,将二人都停职审查。令湖广总督郭世隆负责查办,派吏部尚书萧永藻、都察院左副御史王度昭参加会审。查办的结果是:双方“所参俱实”。康熙皇帝对二人同时给予处分:“俞益谟著休致,赵申乔著革职留任”。俞益谟回到宁夏广武家中,成为一名老百姓。在此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整修水利、举办义学、主修乡志等,成了名传千古的历史人物。在明代以前,整个宁夏,因历史沿革变幻不定、战乱频繁及史志人员匮乏等诸多原因,也一直没有自己的地方专志,更别说广武营这个既非郡亦非县的军事堡寨了。但俞益谟撰修的《康熙朔方广武志》。却是宁夏古代唯一的一部地方乡志,深为世人称道。《康熙朔方广武志》翔实地反映了广武的地理风貌和屯田戍守的特点,也对俞氏一门的“文武功德”有详尽的记述,成为我们了解宁夏古代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极有价值的史料之一。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康熙皇帝为了隆重庆贺自己的60大寿,诏谕全国,已60岁以上的获罪受到处分的官员,凡能来京祝寿者,俱著恢复原品,赐御宴。俞益谟便放下自己的60寿庆不做,即时赶赴北京去给皇上贺寿。他在京又一次受到康熙的召见,并向皇上“呈进方物”。康熙不仅开恩赐还了他的顶戴,还顾念他过去的功劳,又加封了荣禄大夫一品散官荣衔。俞妻张氏,亦被赐封为一品夫人。他的曾祖父俞大河、曾祖母曹氏;祖父俞天义、祖母张氏;父亲俞君辅、母亲赵氏等,都被追封荣禄大夫和一品夫人。俞家顿时满门生辉,光照塞上。但是,乐极生悲,就在大庆当日,俞益谟参加完贺寿典礼之后,回到寓所等待赐御宴之时,因连日劳累和兴奋而猝逝于馆舍。享年60岁。归葬于宁夏广武营城西南3里的荫子山。

  俞益谟“平生不蓄私囊”,有“乐施乐育之义”,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瞻顾邻里乡党,浚渠设塾,在在有记”。其中以整修水利、举办义学和主修乡志等三件大事为代表为家乡做了3件好事。

  广武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家乡带来骄傲和帮助的名人,特在城中建立牌坊,上有康熙皇帝御书钦赐的“焜耀虎符”四个大字。还在牛首山专为他修建一座“青铜君祠”。

诗词推荐

江城十月春犹小。问解印、何须早。*水长官清健了。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谪仙襟度人间少。留借无缘意频悄。近种棠阴犹草草。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咏物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咏物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咏物

东村水车声未已,西村阿童唤牛起。麦晴欲稳天更寒,雾雨萧萧熟梅子。读书窗下少人知,绿阴幽草胜花时。一声娅姹复娅姹,时有黄鹂来去飞。

咏物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高僧日无事,种术畦亩阔。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吾欲访长生。

咏物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咏物

唐人春深题,用韵工车斜。逐逐语言去,谁欤真识花。

咏物

娟娟竹上露,泠泠竹间风。风露自高洁,轩窗亦玲珑。明月散清影,独起行绕丛。缅怀爱竹人,气味千载同。

咏物

谁怜定远不生还,驿骑翩翩出汉关。未肯西风回马首,要传飞檄过千山。

咏物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咏物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往来赢得鬓边华。此去征鞍休跨。烟溆绿深陂筱,霜篱红老江花。青山尽处是侬家。拟唤渔舟东下。

咏物

吾年五十五,汝生方九年。虽知得子晚,亦拟寿家传。立己要庄重,存心无躁偏。人皆可向上,从否勿归天。

咏物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谁遣司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咏物

咫尺曹源有路通,游鱼何事自迷踪。有声为利不平处,一点尘泥断不容。

咏物

登高而赋,维以思古。二难之风,意健句妩。黯然尘楮,笔势轩翥。真兮不谖,我怀陟岵。

咏物

半世困尘埃,烟霞入梦来。谁能缩地脉,我已思天台。城古清云气,山灵秀药材。春时穿径去,郡守莫惊猜。

咏物

腊残春未。正候馆梅开,墙阴雪里。冷艳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素苞暗香浮动,别有风流标致。谢池月,最相宜,疏影横斜临水。谁为。传驿骑。陇上故人,不见今千里。寄与东君,徒教知人,别後岁寒清意。乱山万叠何在,但有飞云天际。故园好,早归来,休恋繁桃秾李。

咏物

蝶梦初回栩栩。柳岸几声莺语。萍末起微风,山外一川烟雨。凝顾。凝顾。人在玉壶深处。

咏物

一上巍峰独枕流,匡山爽气为君收。泉飞直下三千丈,池喷奔分数百州。净练银河辉映阁,烟凝碧树吐成楼。先师巨笔悬岩石,文物风光度几秋。

咏物

愈叩新新愈不穷,小儒气索敢争雄。安知太白心肠异,但见曹公口鼻同。顾我牢愁来泽畔,放君独步向江东。他时应制金銮殿,定有蛾眉妒入宫。

咏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