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作品评述

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译文:
高耸在众山之外,山根环绕水边。
其他山只高不胜任,唯有白盐山接近天。
千家邑上榜成名,万估船行秋风翻。
诗人挑选佳句绘画,终将传世谁为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山峦,它矗立在其他山之外,根部环绕着积水。与其他山相比,白盐山更加接近天空,突出了其高耸的地位。这座山坐落在千家城市上榜,万估船在秋天的风中往返穿梭。诗人在此取材,用他独特的诗意绘画,希望他的作品能够流传下去。

赏析:
杜甫以他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白盐山的壮丽景象和独特地位。通过对比其他山的拔地而起和白盐山的高耸入云,展示了白盐山的独特之处。他同时提到白盐山所处的位置,成为千家城市上榜的象征,万估船在秋天的清风中穿梭往返。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他选取佳句,刻画山的形象,但并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最终将使谁流传下去,暗示了文人的无奈和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深入浅出的描写,展示了山的壮丽和诗人的思考,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文意味,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金毛狮子奋全威,百亿毛头狮子儿。不是饮光槌不举,惜伊无地可埋尸。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

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簟连床夜雨喧。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遥知别後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莫怪风前玉斚飞,饮酣初喜传花枝。正当北雪消残后,恰直东风料峭时。

绰约群芳里,阳和意,偏向一枝浓。南国骤惊,动人奇艳,未饶西洛,百本千丛。斩新弄,晓来无比格,半坼断肠红。三月洞天,又还疑是,赋情楚客,窥见墙东。朱栏干、遍倚生愁,怕无计、奈雨禁风。别有瑞烟幕幕,时与遮笼。便纵使当日,文忠品第,赵昌模写,难更形容。应念故园桃

柏堂新成乐未央,回来回去绕裴郎。

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妇两身泥。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拂袖入山阿。深隐松萝。掬流洗耳厌尘多。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日月静中过。俗□消磨。风瓢分付与清波。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

兀兀真成去,悠悠莫自嫌。阳光施德惠,风力霁威严。不待投醪赐,端同挟纩兼。山林从尔老,岁月岂余淹。

应门斯御,雉扇爰开。人瞻日月,泽动云雷。同风三代,均禧九垓。欢心允洽,时咏康哉。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往往到城市,得非征药钱。世人空识面,弟子莫知年。自说能医死,相期更学仙。近来移住处,毛女旧峰前。

某共审:某官,瑞启福星,祥开诞月。楼浦十万家生齿,焚一瓣香;章江五十里附庸,上千岁寿。万诚芜句,申庆椒觞。仰冀熏慈,俯垂采览。渤海卖刀剑,河汉洗戎兵。千金六月一雨,万陇稼云横。时节可人如许,天意开祥有在,申月岳生申。五百岁初度,千万户欢声。栋梁材,霖雨手,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垂垂一树压疏篱,最爱崚嶒鹤膝枝。只占岁寒花尽后,不争开早与开迟。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小隐前山人,空亭往事忙。放泉杯曲水,环坐客流觞。雅不寻丝竹,归宜釂酒浆。山阴莫专美,更数水云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