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仙都观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
安得独従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行。

作品评述

《留题仙都观》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长辛苦。
安得独従逍遥君,
泠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世间无常变化的思考。

诗的开篇,苏轼描述了山前江水奔流不息,山上的松柏苍翠而古老。舟中的行人纷纷离去,古往今来的变迁如同秋草凋零。这些景象展示了人事的无常和世事的流转。

接着,苏轼描述了仙都观的壮丽景象,仙都楼观高耸入云,真人王远在此修炼长生之道。真人驾驭飞符,驱动仙气,向百灵祈福。诗中提到不再诵读《黄庭经》,暗示苏轼希望通过悟道而非书本来追寻真理。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描绘了真人乘坐龙车、虎驾而来,宛如旋风席卷紫清之地。真人厌倦了尘世的纷扰,不回头看一眼,视生死如朝夕的变幻。他认为修仙之道并非无人能学,而是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辛苦与努力,如同餐霞而绝粒。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渴望能够与逍遥君共行,自如地驾驭风云,超越世俗的束缚,独自行走于超脱尘世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仙境和真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超越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同时也呈现了对现实世界无常变化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夏云多奇峰,翠屏高列耸。瑞气负钟灵,群低皆仰供。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自吟自泣无人会,肠断蓬山第一流。

渡海归来一炷香,八斋早欲卧僧房。平泉免向崖州死,博得生前万口羊。

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去春会处今春归,花数不减人数稀。朝笑片时暮成泣,东风一向还西辉。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飞。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戏凫鹥。

折柳期春春便归,叮咛好与护柴扉。东风怪我归鞍晚,调拨杨花到处飞。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博士曾瞻穆穆光,贤良犹抱汉文章。江山不隔梦千里,鸿雁欲归书数行。蝇变岂能分白黑,木灾初未有青黄。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

罗在尘涴难频换,鬓云几度临风乱。何处系征车?满街烟柳斜。  危楼欹水上,杯酒愁相向。孤烛影成双,驿庭秋夜长。

作麽生,是什么。狮子当门,猛虎据坐。千人万人,一个半个。石火电光中,掣断黄金锁,拟议依然还蹉过。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众喜夔龙盛,予虞终灌憸。太平谈可致,天意慎猜嫌。

落木乱山巅,江楼雪夜船。山川千里外,风雨一灯前。白发翻歧路,清尊共昔年。浮生窥妄尽,今夕故依然。

若不坐禅销妄想,即须行醉放狂歌。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

周人尚记有周公,禾黍离离下有宫。破豆烝豚非以报,野巫长跪若为通。山围栋宇泉流近,凤去梧桐落叶闬。有客赋诗题屋壁,二南犹自有遗风。

酒隐人间六十年,晚途敛版自伤怜。庄周聊寄漆园吏,梅福终为吴市仙。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此心郁屈何由豁,聊遣龙蛇落蜀牋。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