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

素纨摇月坐高堂,病暍应无困道傍。
好倩丰隆吹火伞,人间各受一襟凉。

作品评述

《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是方回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纨摇月坐高堂,
病暍应无困道傍。
好倩丰隆吹火伞,
人间各受一襟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贵的女子坐在高堂上,手持火伞,风吹着月光,她纯洁的面纱摇曳。她身处人世间,却能享受到丝丝凉爽,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会感到困倦。这体现了她高雅的品质和超脱尘世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高雅、清凉的氛围。首先,诗中的女子被描述为素纨摇月,素纨指的是洁白的丝绸,摇月则是指她坐在高堂上月光下的优雅形象。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清凉、高贵的感觉。其次,诗中提到女子手持好倩丰隆吹火伞,好倩指的是美丽动人,丰隆则是指火伞的名字。火伞在古代被用来遮阳,这里则用来表达吹凉的意象。最后,诗中指出人间各受一襟凉,襟指的是胸前的衣襟,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丝清凉。这里的凉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凉爽,更包含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形象和凉爽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优美的描写和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美感和追求内心清凉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对纯洁、高贵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远离尘嚣,体验内心的凉爽与自由。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不会修行空养肚。肾肺心肝脾祖。五团臭肉怎为主。先把黄婆咄去。赶退青龙兼白虎。不用婴儿姹女。诸公要觅长生路。别有一般门户。

石井初筮时,已将教为政。真成叔梁纥,有子为孔圣。至今鳌山下,过者莫不敬。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出得山来未见村,已知村近稍多田。坐看云脚都垂地,回望峰头已入天。

间错浮筠冷更严,长松低顾拂苍髯。清标总是君朋侣,桃李相望几陛帘。

盥面知新瘦,看书觉近昏。风霜不相贷,老意与谁论。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团扇香中嫋嫋风,断肠声里看羞红。不须过处催乾盏,听彻歌头盏自空。

村店事事无,秋热夜夜至。一双好竹床,无人将去睡。

我闻乃翁学汪洋,曾游桂窟攀天香。青袍蓝缕穷益刚,更无黄金遗诸郎。大儿气质和而庄,腹有诗书言有章。仲子标姿何昂昂,颇闻论议生锋鋩。两君游戏翰墨场,乘风鼓翮相翱翔。飞上天庭仍引吭,俯视诸子如蜩螗。华煜煜,春扬芳,绾绶归来慰北堂,坐令门地增辉光。

积雨暗村墟,幽居杂鼀蚓。泥潦欲升阶,几席或生菌。壮年多重膇,况我抱宿疢;下床蹑高屐,顾影辄自哂。客来入我户,亦复为叹悯。胡不徙高原,再拜谢不敏。

偶学豪家种牡丹,数枝擎露出朱栏。晚来低面开檀口,似笑穷愁病长官。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常常有约寻幽趣,汩汩无从避俗喧。欲断世间千万事,须穷纸上五千言。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放情休恨无心友,养性空抛苦海波。长者车音门外有,道家书卷枕前多。布衣终作云霄客,绿水青山时一过。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