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作品评述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国举行宴会,与亲密的朋友们共聚。月亮害羞地流下红烛泪水,鲜花笑看着白发的人。宝瑟常常怀有遗憾,美丽的琼枝也不让春天。还能听到夜晚歌咏,桃李花开正艳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春天的宴会场景,诗人和亲密的朋友们在南国举行宴会。诗人用比喻和意象描绘了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月亮和鲜花等自然景物,以及宴会中的音乐和花朵的美丽来表达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华。以下是对诗词的赏析:

1. 描绘自然景物:诗中的月亮和鲜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形象。月亮害羞地流下红烛泪水,使得宴会的氛围更加温馨。鲜花笑看着白发的人,表达了花朵对友谊和岁月流转的理解和欣赏。

2. 情感表达:诗中的宴会场景和自然景物都用来表达诗人对友谊和时光的思考。宝瑟常常怀有遗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遗憾之情。琼枝不让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坚守。夜晚歌咏以及桃李花开的描写,则传递出春天的喜庆和生机。

3. 音乐和美丽的描写:诗中提到了夜晚歌子的歌咏声,给宴会增添了一丝浪漫和愉悦。桃李花开的景象,则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花的艳丽,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的感慨,并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它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风射长廊雪絮春,经筵无客有流尘。扪心自问何功德,五管支离治繲人。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六处神通,是个什麽。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帘卷竹轩清,四邻无语声。漏从吟里转,月自坐来明。草木露华湿,衣裳寒气生。难逢知鉴者,空悦此时情。

割蒲分坐具,貯瀑入军持。

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夕阳挂东峰,光色笼远树。西峰急雨来,童子渡溪去。

台岳相逢麋鹿墟,识公风骨秀而癯。山林访道诚多切,云水期真进所如。炉鼎丹砂知炼己,关河霜霰不妨渠。它时应有衡阳雁,莫忘南来一纸书。

高人不烟火,跳出天地窰。掀然立千仞,块视金与焦。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风飘。摩挲云冥树,凯随群卉凋。但知仙骨轻,不学倒影摇。人间尽描貌,妙不在生绡。揭斗斟天浆,霞衣却琼瑶。

大阅归来日未西,柳丝摇曳草萋迷。桑开蝉翼枝方绿,麦露暇须穗半齐。池面新荷争出水,道傍飞燕竞衔泥。风光撩我归心动,犹喜初无杜宇啼。

我家住在剡溪曲,万壑千山看不足。却笑当年访戴人,雪夜扁舟去何速。

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直峰抛影入,片月泻光来。潋滟侵颜冷,深沉慰眼开。何因值舟顶,满汲石瓶回。

得酒相逢笑绝缨,而今双鬓不全青。蓬莱尚说三四浅,何况方平与蔡经。

一灯清夜话,觉子颇真情。世已无前辈,方予畏后生。天涯共流落,岁晚独无成。桐下来春约,飞鸿望寄声。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谿梦里山。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且看双放更双收,有底欢声有底愁。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沙界海中沤。

几片飘从客鬓来,光摇老眼白皑皑。不因枯树今朝见,只道寒梅昨夜开。是处园林迎腊到,一时天地唤春回。恁谁寄语问滕六。乞与人间比种栽。

暮龄携挈特东归,红药翻阶正得时。不是花容相妩媚,风流要索两翁诗。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余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自君之出矣,荏苒度寒燠。譬彼双鲤鱼,书辞长在腹。

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不怕客嘲轻薄尹,要令我识老成人。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