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题资圣寺宗己嘉遁居

院幽庵更小,嘉遁称名尊。
展榻殊无地,看山别有门。
潮来供菜圃,云过隔城村。
了毕如来藏,任他风动摇。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脱离尘嚣寻得庵》,朝代:宋代,作者:刘忠顺,内容:禅院清幽的庵堂更加小巧,以嘉遁这个美丽的名字被人敬仰。展开躺椅,地面显得格外空旷,眺望山峦,仿佛有独特的门户。涨潮时给蔬菜园供水,云彩飘过城村间。完成佛悟之后,无论风如何摇荡,都可以任由它自由飘扬。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处僻静的禅院,表达了远离尘嚣的心境和对宁静的向往。诗人称这座禅院为“嘉遁”,暗示此处是一处极其舒适宜居的地方。在这个小而幽静的庵堂中,诗人展开躺椅,没有一丝地尘,让人感觉到和世俗的距离。从庵堂眺望山峦,诗人仿佛看到山中另有一片门户,这里的景色与外界完全不同,犹如置身另外一个世界。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外界的景色。当潮水涨起时,水流倒灌进供菜的菜圃中,给植物供水;云彩飘过城村之间,景色变幻,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达到了佛悟的境地,已经超脱了俗世的一切,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心境稳定如如如佛。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禅宗的宁静境界和超脱尘世的心态,向人们传达着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喧嚣的思考。

诗词推荐

寒炉拨尽烬微红,漠漠红云黯碧空。离别遂如千里月,归期偏怅一帆风。愁边花发三春日,梦里年惊两鬓中。雨雪满窗消未得,定应握手几时同。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若圣与人吾岂敢,空言犹足慰虚生。明开教劝用常道,永使子孙持善名。此日贻谟情未显,他时受赐事非轻。庶几此意流天下,天下何由不太平。

种陈谋,谓吴兵正炽。越勇难施。破吴策,唯妖姬。有倾城妙丽。名称西子。岁方笄。算夫差惑此。须致颠危。范蠡微行,珠贝为香饵。苎萝不钓钓深闺。吞饵果殊姿。素肌纤弱,不胜罗绮。鸾镜畔、粉面淡匀,梨花一朵琼壶里。嫣然意熊娇春,寸眸剪水。斜鬟松翠。人无双、宜名动君王,

黎庶曾何帝力知,七旬三入刈宁时。春寒谁怕妨花柳,一日东风万国吹。

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何烦础汗生蒸润,便借炉薰作晦冥。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昌时圭璧形声应,不似周时莫我听。

帘外桐疏见露蝉,一壼聊醉嫩寒天。团脐磊落吴江蟹,缩项轮囷汉水鲂。投老宦游真漫尔,平生怀抱固超然。文书缚急何由耐,会向长安市上眠。

柳暗知津君送我,江临快阁我辞君。君行过我南山塔,为道长怀日暮云。

杯渡已仙去,兹山馀胜踪。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萧瑟西风万里秋。暮云收尽月华流。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登翠岭,更溪游。素光何处不清幽。悬知明岁君思我,今夕欢娱可罢休。

小儿胆大说文章,萤火难争两曜光。侍讲先生今寂寂,龙图老子尚堂堂。邻无羊仲并求仲,家有元方与季方。想见瘦梅疏竹下,深衣如雪鬓须苍。

锄颣除荒政若神,俗安民靖绝纷纭。清宵不见犬吠盗,绿野更无羊败群。

当时四海一刘备,至此已堪悲失脚。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孤榜前春冰雪清,山祠閒步意无营。曾耽幽概穿廊曲,犹记筠冠问客生。

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夷。人道有兴废,物道有盛衰。兴废不同世,盛衰不同时。奈何人当之,许多喜与悲。

只为分明极,翻令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早知灯是,饭熟多时。

柳眼青葱桃萼红,东皇试手放春功。峰峦矗矗孤云耸,润壑涓涓细水通。出谷抗尘身已去,登高能赋思无穷。驱车更过幽居寺,暂听猿吟杳霭中。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渐近新年日愈长,不辞扶病举椒觞。了无一事干灵府,只合终身住醉乡。门飣春盘儿女喜,捣簁腊药婢奴忙。蜀州白首犹痴绍,更为梅花赋断肠。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吏人衣拜处,嘶马入丹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