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雪尽牙签暖,芸生竹简香。
夜分犹乐此,定喜日舒长。

作品评述

《春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词》的中文译文:
雪尽牙签暖,
芸生竹简香。
夜分犹乐此,
定喜日舒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雪尽,意味着冬天的寒冷已经过去,融化的雪水使得气温回暖。诗人以“牙签暖”来形容春天的气候,牙签是细小的物件,暖意盎然,传达出春天微妙而温暖的感觉。

其次,诗中描述了芸草生长,竹简散发出香气。芸草和竹简都是与文学创作相关的物品,它们的生长和香气象征着春天给诗人带来的灵感和创作的愉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欢迎和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夜晚诗人仍然沉浸在这样的美好氛围中,而且期待着白天的到来,希望阳光能够持续更久,享受更长的白昼。这表明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并对充满希望的未来充满信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温暖、活力和希望。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明日大夫,何嘉贶兮。老火亢兮,白露降兮。公生与俱,凝骨相兮。寝蔼蔼然,朝之望兮。

筑得危亭倚太空,品题曾属考亭翁。著身高处不知快,多少池台在下风。

由来安澹泊,人叹历官迟。两邑犹思宰,诸生共哭师。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未竟经纶业,传家有桂枝。

谁道青云不可梯,君家楼阁与云齐。诤臣内相名垂日,谏草词头字印泥。我昔曾为禾水客,梦中犹忆义山西。仇香自有家声在,岂使鸾皇棘上栖。

又送人间一古今,两翁要望接云岑。屈伸固是乾坤用,恻怆岂非天地心。野迥茆风声索索,山深松日影阴阴。平生来往风流在,应有幽人见苦吟。

禅翁八十鬓如霜,冷坐云边旧竹房。唯放此身长懒散,更无余事可思量。飞流激石泉珠迸,斜照入林松影长。即景成诗疑未稳,更寻樵父为平章。

佳岭花光纷似雪,荔江波色绿于苔。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腰下别悬新印绶,座中皆是故交亲。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斗口横安华盖山,茂林修竹路湾环。琳宫迥出沧瀛表,羽士如游崑阆间。东挹江山穷望眼,西临闤闠笑尘寰。自知去此无多日,著意来寻一饷閒。

出郭寻芳作野行,岩高墅旷水流声。草亭日午鹦啼巧,竹院更深月色明。宝殿鳞鳞章佛界,珠帘卷卷向山清。悠然一榻浑无梦,时有溪声枕外生。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养家苦,火坑深。万尘埋没不能禁。遇风仙,物外寻。修行好,炼阳阴。净清能见水中金。现光辉,罩宝岑。

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多谢天公为排备。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倾入寿杯里,何妨醉。我有禄书,呈母年万计。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这九千馀岁,长随侍。

老树槎牙记佛庐,露啼蛩吊百年馀。鼎新堂殿谁为此,壮观林泉我弗如。身上无华惟布楼,盂中舐味祗山蔬。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山僧爱修竹,种此出嚣尘。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傥欲求归止,清虚即道真。

岭云去天一握耳,取死一分山下水。不辞舟车千里来,赖有陈蕃知孺子。当堂得酒觞故人,醉倒花前夜不嗔。我来一见欣如故,险语聊摅肺腑真。安得眼边万事绝,与君千首较工拙。乐死初无锸自随,那学祠东墓费铁。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中秋八月朔,人在竹之西。讲席朝齐听,吟寮夜独栖。交情今管鲍,清操古夷齐。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