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七月八月,或凉或热。
景色凄清,蝉声呜咽。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韶阳老人得一橛。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七十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师范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七月和八月的景色和气候变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七月八月,或凉或热。
景色凄清,蝉声呜咽。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
放下手却是馒头,韶阳老人得一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七月和八月的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景色和声音的变化。作者运用诗人的笔触,将凄清的景色与蝉声的呜咽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深沉、安静的氛围。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观音菩萨和韶阳老人的形象,表达了生活中的转变和变化的本质。观音菩萨本意是要买胡饼,但放下手却变成了馒头,而韶阳老人则得到了一橛(一把)馒头。这种转变和意外的出现,暗示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幻无常的特点。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转变和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体悟。即使在凄清的景色和呜咽的蝉声中,生活中的变化和转变仍然会发生,而人们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适应这些变化。同时,诗中也透露了对于人生的随机性和意外性的认识,以及对于善待他人和享受生活中小小幸福的呼吁。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带给读者一种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总在不言中,一默绝狐踪。若不是文殊,维摩枉费工。

口道先生易,躬行君子难。浮荣残梦觉,活计一般酸。日晚乌声急,风高雁影寒。行藏付千载,反覆要人看。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记卓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令君抱送当秋晚,手种寒葩占断清。伯始厚颜贪饮水,灵均满腹饱餐英。要须晚节分香臭,宁与朝华角悴荣。父老方夸琴调古,未应高兴慕渊明。

投晓凭高雾满天,直疑和气酿丰年。殷勤北客还知否,不是南来有瘴烟。

可是驴蹄复马蹄,忍将玉雪污污泥。世情{左血右戏}险君知否,满地人间铁蒺藜。

禾黍秋深泣乱恼,尽将岁月付於诗。天高有语云霾隔,夜半无眠神鬼知。心抱孤忠生已晚,身逢多难死应迟。自从大雅收声后,赖有篇章续楚辞。

波斯捧出海南香,白眼崑崙与论量。贾客不谙弹舌语,只看两个鼻头长。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横烟下平林,闲云依袤岭。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

涉淮淮水浅,泝溪溪水迟。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信脚那知远,虽劳亦快哉。如何寒食近,无数野花开。碧草望中去,黑云头上来。吾行吾自返,雨子不须催。

老树久枯秃,俯临清路尘。曾无席地阴,庇暍及斯民。枭巢与狐穴,凶怪相凭亲。嗥啸属阴黑,惊摇旁近人。周环筑级坛,立社祠秋春。既享不材寿,滥当有土神。勿惑巫妇言,请挥樵者斤。犹疑终窃据,复作後来薪。

衡阳千里去人稀,遥逐孤云入翠微。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无路若为归。

名园新整顿,樽酒约追随。春晚花飞少,墙高蝶度迟。注汤童暖酒,拍案客争棋。寂寞秋鞑索,无人尽日垂。

长相思,在桂林,苍梧山远潇湘深。秋堂零泪倚金瑟,朱颜摇落随光阴。长宵嘹唳鸿命侣,河汉苍苍隔牛女。宁知一水不可渡,况复万山修且阻。彩丝织绮文双鸳,昔时赠君君可怜。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尘歇灭金炉前。

碧玉上官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竹岩鸟啼云影闲,此是玉帝藏书山。他峰叶尽一霜后,仙洞春如三月间。白须道人年八十,指予漈路从溪入。靸著芒鞋不杖藜,啸泉归去衣裳湿。

当年出塞几红娃,曾共氈房看雪花。今日湖亭霜月夜,梦中犹听撚琵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