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父扬州六题·昆丘台}

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彩旗行。
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

作品评述

《和原父扬州六题·昆丘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欧阳修游览昆丘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扬州的美景和繁华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访古高台半已倾,
春郊谁从彩旗行。
喜闻车马人同乐,
惯听笙歌鸟不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昆丘台为背景,描绘了欧阳修在春天郊游时的景象。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昆丘台这座古老高台已经有些倾斜的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接着,他表达了对春天郊游的喜悦之情,问道谁会随着彩旗一同前来游览。

下一句中,作者提到他喜闻车马的声音,以及人们的欢乐声,这表明扬州的繁华和热闹。这里的车马声和人们的欢乐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热闹喜庆的画面。

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他习惯于听到笙歌声,而这些声音并不会惊扰到鸟儿。这里通过对笙歌声和鸟儿的对比,展现了扬州的繁华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昆丘台的景色和扬州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扬州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西风吹著白髭须,嘉节催侬老道涂。无菊傍篱真漫与,有松扫迳故应芜。登龙路近心谁赏,戏马台成足已瘏。怅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赐茱萸。

帝城官妓出湖边,尽作军装斗画船。夺得锦标权遗喜,金银关会赏婵娟。

名盛望尤备,枝披实亦繁。无由究贤业,犹幸立斯言。书在经逾显,人亡道更尊。九京如可作,与子共南辕。

凤皇凰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杖谁扫。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閒居淡无事,临流忽有得。平生诗外心,滩上一鸥白。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待得清霜满画阑。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恼乱心情半被闲

愁随竹叶消春盏,春入灯花缀夜缸。

官达身何补,才名陆未沉。不妨吾道在,休较吏文深。城郭春将暮,风云晚更阴。相看炎海阔,魂断欲分襟。

朱绂仙郎白雪歌,和人虽少爱人多。明朝说与诗人道,水部如今不姓何。

一从丛桂落秋风,佳处长孤阿堵中。及至梅花又冰雪,一枝虽少与多同。

来访山中景,亭阑鼠甘阴。客投孤寺宿,蝉趁夕阳晴。满树青苔湿,一村黄叶深。纳凉归去晚,湖月挂遥林。

手开芳径越城头,红锦屠苏结绮楼。不把万枝银烛照,淡云微月替人愁。

运有荣枯,道有隆污。吉凶福祸,相为乘除。历览旧载,变灭纷如。或以贫残,或以逼诛。莫知其端,为之长吁。予少愚蠢,不能奔趋。翛然物表,与古为徒。彼是两忘,乃道之枢。庶几中庸,匪疾匪徐。不事王侯,不游国都。高尚其事,猗那其居。烟霞冲澹,松竹扶疎。来往忘机,山泽之

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治粹于隆古,元{凯加丶}之懿,根于笃诚。世泽未倾,英髦代兴。非不卓荦,绝乎迳庭。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儒服独立,出于簪缨。百圣微言,阐我金籯。使万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正传未坠而迄续,绝学将

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末流自逐狂澜倒,独步直成空谷音。四海园林春事里,一家松竹岁寒心。相知不必长相见,明月春风处处寻。

精神疲夜漏,弦管沸秋筵。想醉黄花下,谁歌翠幙前。病身空羡酒,愁耳爱听泉。月转羁窗破,萧萧照客眠。

白发壮心还未减,春风梦绕扬州。青山隐隐水悠悠。征帆从荡漾,行李亦风流。向日侍郎今右相,元龙豪气横秋。月明千里镇淮楼。依然青眼旧,应不负依刘。

倚棹听邻笛,沾衣认酒垆。自缘悲巨室,谁复为穷途。树解将军梦,城遗御史乌。直应齐始了,倾酌向寒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