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
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
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作品评述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
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
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诗意:
这首诗词以咏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中以山水为象征,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纵横自由的品质。梅花在自然界中独立高傲,不受花丛的束缚,保持着清雅高洁的本性。作者寄托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独立的品质。首句“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以山水的形式来表达梅花的姿态和气势,突出了其高傲的特点。接着,“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表达了对梅花自由自在的崇敬,呼吁人们不要去破坏梅花的本性和纯洁。然而,“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一句则传达了作者对梅花孤高清雅的忧虑和思考,认为梅花的高洁往往难以被人理解和接纳。最后一句“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表明梅花在寒冷的冬季里依然能够绽放,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整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和独立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思考。通过山水的象征、对梅花的咏叹,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纯洁高雅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该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清雅高洁品质的推崇,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意境感受。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樽前放浩歌,便起泛烟波。舟楫故人少,江湖明月多。孤峰经宿上,僻寺共云过。若向仙岩住,还应著薜萝。

未把并州作故乡,送君重与赋河梁。吴宫蟋蟀方啼月,越国芙蓉未着霜。宾从琴樽忘逆旅,弟兄渔猎忆邻庄。还家且说西堂梦,细擘黄柑荐酒尝。

瓦砾纵横十万家,潼关依旧障京华。荒丘雨后萌青草,恶浪风前翻血花;堪笑晴雷惊鸟雀,誓凭古渡斗龙蛇;山河浩气争存灭,自有军容灿早霞!一水惊蛇岸欲流,黄沙赤血撼天浮!奇兵无愧关河险,壮志同消今古仇;峪口新营嘶战马,山腰古道隐耕牛;连宵炮火声声急,静待军情斩贼头!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山间林下步轻阴。花柳飞绵布锦。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尊前一曲断肠声。梦破晓窗_枕。

置散分之宜,半生衡泌诗。神情一无系,山水两相知。流咏双鱼寄,赏音孤竹吹。士篇聊报况,惟此尚堪为。

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

滟滟横波思有余,庾楼明月堕云初。扬州寒食春风市,看遍花枝尽不如。

妖姬饰靓妆,窈窕出兰房。日照当轩影,风吹满路香。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暝色护楼台,阴云昼未开。一尘无处著,花雨遍苍苔。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缓鞚青骢踏软沙,画桥烟树酒旗斜。玉楼人醉东风晚,高卷红帘看杏花。

御路东风拂醉衣。卖灯人散烛笼稀。不知月底梅花冷,只忆桥边步袜归。闲梦淡,旧游非。夜深谁在小帘帏。罘_儿下围炉坐,明处将人立地时。

东平贵公子,意气区中窄。手捻金仆姑,青丝飞赭白。欲系单于颈,封侯取鼎食。四十心未展,垂翅渭川侧。前日来坐上,天庭见黄色。今朝报恩书,戎幕进新职。崆峒古用武,高旌出锋镝。君当谐素期,洗剑秋泉碧。嗟予病摧颓,对别还凄恻。待君载旆归,我作山中客。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两亭沦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耸辔排金阙,乘轩上汉槎。浮名何足恋,高举入烟霞。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峯。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