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龙松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作品评述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龙松》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皮皴肉紧发苍然,
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
本心元自直通天。

诗意:
这棵名为“龙松”的古树,它的树皮皱褶交错,树干坚实而苍老。它曾在飘雪之中沉睡,面对风雪的侵袭却傲然挺立,仿佛岁月的洗礼无法动摇它的意志。虽然它如此巍然不动,但并没有看到南阳的那条真正的龙躺卧在它的附近。然而,它的本心却一直直通通地通往天际。

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展示了它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松树的皮皱肉紧,表现出岁月的痕迹和沧桑感,但它依然保持着傲然挺立的姿态。作者用“伏雪眠风”来形容松树在寒冷的冬天中,即使被大雪覆盖,仍然能够坚持沉睡,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种形象展示了松树的坚毅和不屈的品质。

诗中提到南阳的真龙没有在松树旁边卧伏,暗示着真正的龙与松树一样,都具有高贵和坚定的品质。松树的本心“元自直通天”,表达了它与天地相通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并非外在的虚荣和名利,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修炼和追求卓越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和追求卓越精神的讴歌。它呈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坚持不懈,追求内心深处的真正价值,并与天地相通。

诗词推荐

苍松错错落落,桃花灼灼盈盈。树老云盘睡鹤,春残雨咽啼莺。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

君未知人穷相事。

万顷烟光入客舟,不堪风雨扰离愁。殷勤小竚江头话,试问垂杨可系不。

闻道今晨看洞回,老龙眠处宝千堆。灵珠已落君侯手,枉着明驼夜半催。

避雨孤篷泊柳阴,潮回溪曲稻花深。有时白鹭窥鱼下,竟日青蛙伴我吟。酒敌无人情落漠,云乡何处老侵寻。诛茅拟卜终焉计,不为清风暂解襟。

庭前两株松,风吹一株折。朝减半庭阴,夜灭半庭月。

日铸珍芽开小缶,银波煮酒湛华觞。槐阴渐长帘栊暗,梅子初尝齿颊香。户户祈蚕喧鼓笛,村村乘雨筑陂塘。年光何预衰翁事,伴蝶随莺也解狂。

魏郎日共无喧酒,旧学新诗得细论。可见高情重离别,又同一舸宿烟村。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位列三台贵,旌旄障雨深。仁廉两个字,忠孝一生心。出省轻侯印,归甯问俸金。携家半窗月,撑转古榕阴。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洛邑従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谓富公也。)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为吏淮壖岁欻周,不如当日傲公侯。君今亦欲折腰去,遇好云山且胜游。

园林摇落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还恐人嫌梅太白,故来枝上尽涂黄。

游船平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畦资搰搰功,爨藉丁丁力。但取茅盖头,不嗟家立壁。

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出新黄。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