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员外寄移菊

秋来缘树复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颜色不能随地变,风流唯解逐人香。
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

作品评述

《刘员外寄移菊》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将菊花比喻为秋天的代表,用“秋来缘树复缘墙”来形容菊花盛开的景象,表示了秋天带来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同时,诗人又表达了对菊花的爱惜之情,不希望它们受到破坏。

诗中提到“颜色不能随地变”,强调了菊花的美丽和高贵,与其他花卉不同,它们的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这种气质表现出菊花的坚贞和高洁。

诗人接着写道,“风流唯解逐人香”,暗示了菊花与秋风相互呼应的美好景象。秋风吹过,菊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吸引了众多的人们来赏菊。

接下来,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菊花的美丽。他用“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来形容菊花细致的叶子和渐渐凋零的花朵。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菊花的娇媚和丰盛。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感激之情,感谢那些照顾和欣赏过菊花的人们。他说“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感激那些养育和欣赏自己的人,但他也感到了对菊花以及秋天终年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美好和菊花的高贵。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诗意深刻而优美,赋予了菊花和秋天新的意义。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诗词推荐

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

纷纷群木望秋零,独喜新松五鬣音。他年城郭人非旧,我始携锄斸茯苓。

绿波春早青烟暮。翠幕船如天上去。深杯蜀酒醉贤人,隔岸幽花怜静女。浮云散乱流萍聚。恨满韩张离合处。欲招骑龙帝乡人,来咏叉鱼春岸句。

花叶根茎迥不同,略无些字犯春风。羽衣纵落寻芳后,解作清凉烈日中。

侧身南望但依依,片席乘风去似飞。莫谓苍梧在天末,帝乡看逐白云归。

兰台清吹指冠緌,薙草新居对渺瀰。丽赋朝云无处所,羁怀秋气动齎咨。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独有江南哀句在,更传馀恨到黄旗。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莫作园上红,宁为径中绿。多花必早雕,依依不如竹。一枝寄他林,悠然傲华屋。填饥饭秋英,借健膏石斛。坐断百懒身,无心问难足。

函丈当年貯卧龙,笑谈曾记一尊同。幅巾已起草庐在,寂寞溪山空晚风。

崆峒日暖岚峦丽,章贡桃花春涨豪。避传封人候骢马,道旁武吏合鞬櫜。

直上觑,直下觑。七佛已前,闲家泼具。少室铁牛,黄梅石女。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青松十里锺山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屦、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濒海人居不事田,生涯清白是家传。雷鸣山麓潮横雪,津出泥沙卤泛莲。冰玉色承熬炼力,蕨薇滋藉合和缘。舌头妙有圆通眼,坐断丛林五味禅。

舜韶更奏,尧酒浮觞。皇情载泽,洪算无疆。基隆郏鄏,德茂陶唐。山巍日焕,地久天长。

新晴冲晓谒先茔,颇爱山行竹树清。日午未须回俗驾,且留趺坐听松声。

遍游薮泽一渔舠,尽历风霜只縕袍。天为念贫偏与健,人因见嬾误称高。地连海澨涛声近,云冒山椒雪意豪。偶得名樽当痛饮,凉州那得直蒲萄。

晓读云水静,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 ——宁茵但得居林啸,焉能当路蹲。渡河何所适,终是怯刘琨。 ——斑寅无非悲甯戚,终是怯庖丁。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 ——斑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